第八十七章 这小子还真行(1 / 2)

大唐军魂 黄昏前面 4368 字 2019-09-07

 往灵州一带出的李世民。率领一群大臣刚刚抵达这儿。

此次李世民不顾众臣的劝谏,摆驾往灵州,准备亲自到灵州迎接凯旋的大军,并官令李业诩将铁勒诸部的头人都带至灵州,他要到接待这些处在漠北的诸部落头领。

七月中,李世民令太子李承乾监国,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高仕廉等辅助之,自己率领庞大的队伍从长安出,往灵州进,身边所带的大臣有长孙无忌、尉迟恭、杨师道、马周、诸遂良、举文本等。

刚刚行了两日。抵达泾阳行宫。

先前几天,接到李业诩和李世绩部送来的情报,这两部都已经做好准备,即将对薛延陀人动攻击,大战即将开始,李世民时刻关心着前方的战事,吩咐近侍,若有将方战报送来,即使是睡觉时候,也要把他唤醒。

按时间算,漠北道和安北道的战事都已经进行的差不多,该有战报传回来的时候了。

抵达泾阳后,李世民顾不得休息,立即召集跟随的大臣及将领们商议有关前方战役的事情。

“陛下,臣觉得,李翼大总管率先将回绕部降服,有回亿数万人相助,夷男即使事先侦知,也决不敢与我决战,陛下不必担虑,此战我军必胜无疑左羽林卫大将军、鄂国公尉迟恭率先说道。

因自己的儿子尉迟宝琳在出战安西后,再次跟随李业诩北征薛延陀,尉迟恭对战事也是非常的关心,前方刺情报送回来也都尽量向李世民探听,也进行过多次的战事分析。前些接到李业诩率部将回讫部降服的情报后,尉迟恭就大大地称赞了一番。

“敬德所说颇是。此战前联也曾说小若各部落愿降即抚,叛则剿,李翼还是执行的不错,回讫人一向对我大唐示好,此次也不愿意加入薛延陀侵犯我大唐的军队中。向西进,将回讫收服为我所用,这是李翼立下的大功一件李世民脸上也满是赞色地说道。“陛下。就怕回讫不是真心归降,关键时刻作乱”长孙无忌在一旁不无担心地说道,李业诩迅地收服回绕人,让长孙,无忌嫉恨之际,也不得不敬佩,这小子够狠。十余万的回讫人竟然给他包围,并迫使他们投降为其所用。

“陛下,臣觉得。李大总管既然能在回讫人不察间将其包围,并剿灭其少数分的叛乱,并没引起其他部落的效仿。回绕人肯定不敢作乱,若薛延陀被击败,其他更小的那些部落肯定会如回讫般归附,所以臣觉得,陛下应该要考虑如何安置如回讫般这么多人数的部落了,”中。

“如何处置漠北诸部。联已经拟定的诏令,只待前方获胜的战报传来,即可诏告天下李世民露出意气奋的表情来。非常的自信,也是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话,身边的朝臣们都没见到过。

“陛下,臣觉得,漠北之地,过于广大。也无出产,将薛延陀人痛击后,陛下应让大军班师,并分封部部落头人,让他们各自去相争,如此能削弱各部落的力量。不会再对我北疆产生威胁”黄门侍郎猪遂良还有些不知趣地奏道……联说了,如何治理漠北。联已经有了定议,你们不要再议李世民露出少有的咄咄逼人的样子,对诸遂良说道,“联现在只关心的是,两路大军何日击败薛延陀人,大军所需如何才能快地运送上去”。

接下来,李业诩即和诸位讨论了有关军事行动的问题,只是让李世民遗憾的是,此行军中武将不多。太多的武将都在前方征战,让李世民无法很过瘾地讨论关于这次战事如何进行的话题,只有与尉迟恭可以讨论一二。

李世民以泾阳只停留了一个晚上,也就立即启程往北行进,五天后,抵邻州,所有随行的大臣们都已经很是疲劳,他们都以为李世民会在徘州休整,没想到兴致很高的皇帝却只在那州呆了一晚,直接往前尔

皇帝这次出巡行进的度快的出奇,甚至严令地方官不得接待,夜间都只在城外扎营,最多时候一天行进近百里,比正常度快了近一倍。皇帝这样的举动出乎所有人的意外。

从邻州出,行进在邻州到泾州间,快到泾州了。连续的快行进,这些年已经养尊处优的李世民也有些乏了,靠在御驾上小憩。心里也在感慨多年未征战,身子骨也不如前了。随着马车的颠簸,李世民眼皮子下下打架,终于撑不住,合上了眼,这时却隐隐地听到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车的帘子问护卫在外面的尉迟恭道:“敬德。什么事?是不是军报。

“陛下,好像是传军报的使者”。尉迟恭拿着望远镜看着远处,只见几骑飞地往这边过来,丝毫不顾及行进的天子御驾卫队,而天子的御队也都为之让道。

这样的情景只有十万火急的急报传送才会出现,“陛下,肯定是军报传来了,漠北的军报”尉迟恭大喜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