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对立(2 / 2)

调教大明 淡墨青衫 0 字 2022-02-12

至于什么残暴不仁,杀人越货,这一类的话也不是没有。</p>

一路走过去,沿途的镇兵和公安司的人都冷眼旁观,并没有怎样,这些人的胆子便大了起来。</p>

“瞧吧,色厉内荏!”</p>

“还真是,以前咱们不敢找总兵的麻烦,看来是错了。”</p>

“我等都是有朝廷功名的人,他能拿我们怎样,又敢怎样?”</p>

“是,以前是想的差了……”有个辽阳秀才挠头道:“杜礼年兄一直激进,我等还说他太急燥了,现在看来,以前就该听他的。”</p>

这么一说,各人才突然想起来,今日之事,居然没有看到杜礼的身影。</p>

“杜年兄实在是叫人瞧不起啊,到了动真格的时候就躲起来了。”</p>

“叫着凶,其实就是个软蛋啊。”</p>

“算了,他不来也罢,我等青史留名,叫他一个人上背榜吧。”</p>

“哈哈,也是,杜年兄自忖才高,总是盛气凌人,过几天遇着他,非好好和他说道说道,看看他怎么说。”</p>

“罢了,正事要紧。”</p>

众秀才也懒得多说杜礼,反正事已至此,无谓多说。</p>

一点小小波折,并没有影响到大队人马的行进,但队伍到半途之中,已经行进不得。</p>

城中儒学训导王铎等人,今日并没有身着官员袍服,而是穿着一袭青袍,表示是和众士子共进退的意思。</p>

在此之前,他们也就是在背后怂恿和鼓动,今日因为要一搏高下,所以他们也是赤膊上阵了。</p>

其实对这些大儒名士,惟功倒也并没有要与他们对立的想法,甚至有几次试图拉拢……毕竟这些儒学官员与王政和那样的实权文官不同,彼此间没有政争,矛盾不是太深。</p>

但几次过后,惟功才明白,彼此间的最大矛盾,就是在于自己所行的一切是在掘儒学的根,而不是其它。</p>

大明的治道其实是儒法并用,法家的威权集权那一套加一张儒学的皮,中枢是这样,地方则是以儒为主,道德化的管理方式是官府与乡绅宗族达成共治,用良好淳朴愿望和儒学教条来约条人的行为和教化人心,这样的方式和惟功的军政府式的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根本就是两条道路,就象是姓社还是姓资,虽然惟功没有可能在理论上掘儒家的根,但辽中和辽南叫他这样继续折腾下去,儒学被抛弃是很正常的事情……果实的土壤都消失了,又哪来的果实生长呢?</p>

这种矛盾几乎是不可调和的,在王铎和李珍等本城大儒心中,这就是除魔卫道,是汉贼不两立,他们和王政和等人比起来就是纯儒,惟功和王政和们妥协的可能都远远大过这些大儒和他们的信徒们。</p>

王铎走在队伍之前,在他身边是另外几个同僚,都是六品或七品的官员,平素上街得坐轿子或骑马,不然就是有失官体,今日他们全换了衣袍,一袭青衫,倒也是潇洒出尘的模样。</p>

在他们身边,则是一群群的生员们,都是这些大儒们的得意弟子。</p>

众人神情肃穆,在他们身后,是一些官绅和他们得力的家仆,还有雇佣下的游手无赖。</p>

在卫所里,所有的无赖要么改邪归正,要么就得流亡,要么被抓到矿山和船厂盐场当苦工去了。</p>

想在屯堡治理的范围内发现这些青皮无赖也是很困难的事,但今日这些躲起来的家伙全跑了出来,鱼虾俱现,一时妖气冲天。</p>

队伍一停,王铎一皱眉,问道:“前头堵住了?”</p>

“是,总兵府那边封了路,说是总兵也不在府里,今日召开大会,在大忠烈祠那边广场上。”</p>

一个生员打听了确切消息,跑了回来。</p>

“在那里也好,”李珍冷笑道:“地方大,正好可以展现我等同仇敌忾的气势。”</p>

他们这里有万把人,也幸亏现在辽阳的街道拓宽过了,要不然还真的没办法这么挤来挤去的来回走。</p>

既然在大广场那里,众人便在街口折了个弯,转道东南。</p>

大祠堂广场就在城中心,距离总兵府不到二里地,很快便到,各人安步当车,充满自信,无赖们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p>

但他们很快就发觉情形不对。</p>

距离广场还有里许路,镇兵人数就明显增加了。</p>

红衣常服拿长矛的,红衣黑帽拿火铳的,灰衣常服的炮兵和骑兵,还有黑色军常服的军法司镇抚兵,密密麻麻,挤的满街都是。</p>

看到几个训导领着生员和大队人马过来,镇兵们自动让开道路,由着这些人过去。</p>

每个人眼神都是冰冷,紧握着手中武器,却是沉默不语。</p>

但这种沉默的压力如山峦一般,很快那些嘻笑着的青皮们就不敢出声,大气亦是不敢喘一声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