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回京.三足(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719 字 2019-10-08

 本着决不放过一个坏人的原则。洪泽县里所有欺负过太妃母女的人都被抓了起來。县衙基本上空了。除了几个年老的门子之外。所以的衙役都带着大木枷关在水师的战船底舱。知县大人早被除了乌纱。剥了官服和夏金凤关在一起。夫妻二人都上了沉重的脚镣。他们至今也不知道被捕的真正原因。还以为是招惹了镇武伯。

县衙暂时被直隶布政司的人接手。淮安知府也被摘了印信。等候都察院的进一步处理。曾经发过文书缉捕太妃母女的淮阴知县也倒了霉。锦衣卫的人马已经在赶往淮阴的路上了。马文才马财主家就不用问了。抄家灭门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这一切都沒有惊动洪泽县的百姓们。因为与之相比。本县隐居着皇妃和公主的事情已经填满了他们所有的注意力。偏远的小县城的百姓们终于也过了一把天子脚下的瘾。华丽的宫廷仪仗足够他们他们回味好多年。

太妃母女曾经住过的破院子被严密保护起來。作为本县的文化历史遗迹。周围一早一木都不许擅自更改。这条小街也被更名为栖凤街。以纪念曾经在这里短暂居住过的两位女性皇亲。

水师的庞大船队从洪泽码头起锚。浩浩荡荡向京城方向开去。到了太妃母女曾经住过的小渔村后稍事停留。皇帝和太妃、公主登岸祭奠那对曾经收留过他们的曾姓渔民夫妇。一座长满了荒草的小坟茔上摆满了祭品。绫罗绸缎扎制的花圈铺天盖地。皇帝亲自手书了墓碑“大明义民曾氏之墓”。并着当地官府按照公卿的规格重新修建陵墓和祠堂。

小小的渔村沸腾了。奔走相告一个天大的消息。曾经在这里住过的曾家母女回來了。原來这对母女并非北方逃难而來的难民。而是当今圣上的亲娘和胞姐。纯朴的渔民们不知道怎么接待好。纷纷走出家门跪在地上恭迎凤驾。太妃母女这可真算得上衣锦还乡。看着曾经朝夕相处过的乡亲们。母女俩热泪盈眶。急忙搀扶起众人。共叙乡情。

小渔村所有的村民都得到了皇上的重赏。绫罗绸缎、金银珠宝自不用说。每家的小渔船都御赐了一面三角形的杏黄旗。凡插此旗的船只。打鱼不用交渔税。过运河不用交闸口费。哪个不开眼的官差要是敢有不敬。直接拿大嘴巴抽他。简单一句话。这个渔村所有的人。都是太妃的亲戚。是皇亲国戚。

办完这些事情。太妃母女依依不舍的和村民们道别。再次登船前往京城。经过半天行驶。船队经过瓜州入长江水道。逆流而上。最后达到京城水西门码头。码头上锣鼓喧天。人山人海。礼部已经安排了欢迎仪式。万民夹道将受尽磨难的太妃母女送回了皇宫。

皇宫中已经收拾好了两所宫殿……宫女太监也都是精选的干练之人。还是一帮魏忠贤搜罗來的宫中旧(www.hao8.net)人跟着伺候。一帮人见到老主子又再陪着哭了一场。被关押在冷宫中的李太后听说了这个消息。据说当天粒米未动。

皇帝的生母乃是先皇的妃子。如今归來。封号便成了问題。冷宫中的那位依然占着皇太后的头衔。为了大明朝的脸面不能轻易废掉太后。暗地里弄死也不合适。谁也不想现在弄个国丧出來。所以钱谦益为首的内阁为这个事很是发愁。只能先给南妃进一个南太妃的尊号。朱橙的长公主封号倒是沒什么难度。毕竟先皇只有这么一个女儿。

还有两位恩人沒有报答。那就是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救走太妃母女的韩素珍和曾经三次仗义搭救她们娘俩的刘子光。

韩素珍身为前东厂提督杨波的老婆。乃是带罪之身。内阁经过一番商讨。提议皇上先免其罪。再任命为宫中女官。诰命夫人就免了。这个折中的方案得到皇帝的首肯。韩素珍自然也沒有意见。当天就从镇武伯府搬到宫里去了。对于无儿无女的她來说。终老宫中未尝不是一个极好的归宿。

还有一个大恩人刘子光沒有赏赐。皇帝本想借着这个机会升刘子光作侯爵。但内阁认为不妥。镇武伯见义勇为的行为虽然值得表彰。但是刚封了伯。这么短的时间又封侯。未免速度过快。对镇武伯的健康成长不利。朱由校被阁臣们磨得沒了脾气。又换了想法要赐刘子光坐蟒袍。这蟒袍也分三六九等。一般的蟒袍是侧面蟒。身子布满袍服。称之为过肩蟒。而坐蟒是正面蟒。是同等蟒袍中的顶级。这个想法也被内阁否决了。他们的主张是前十年阉党后党当政的时候。礼乐崩坏。蟒袍、飞鱼斗牛服发的太多。已经影响了朝廷的威仪。现在全国正在收缴并且重新稽核蟒袍。现在这个当口不宜背道而驰。发放尊贵的坐蟒袍。

朱由校急了。质问内阁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有功之臣就不赏了吗。内阁振振有词说。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大明子民的基本素质。不必为此大动干戈。赏他几匹绸缎业也就够了。

朱由校大怒(www.ibxx.com)。魏忠贤赶忙跟着调和。说既然只能赏些财物。那不妨赏的丰厚些。内阁和司礼监统一了口径。沒有多少皇帝经验的朱由校终于妥协。赐了大笔的宫中之物给镇武伯。以至于镇武伯府连马桶都是和宫里相同规格的了。幸而刘子光并不在乎虚名。听到这件事情以后一点抱怨都沒有。这使朱由校更觉得刘子光心怀宽广。度量宏大。

“此人别有心机。”这是钱谦益对刘子光的评价。现在朝廷势力分为三部分。以钱谦益为首的东林党集团控制了六部中的四个部。和兵部的关系也非常紧密。锦衣卫也在掌控之中。地方官府和民间的支持者更是多如牛毛。相比之下年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和南厂提督、镇武伯刘子光的根基就显得很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