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 上海(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3734 字 2019-10-08

 上海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这座庞大的都市里充斥着各种肤色各种服装的客商。白人。黑人。棕色皮肤的人。还有何大明人一样外貌的倭人和朝鲜人。这些或红毛高鼻凹眼。或漆黑如碳的外洋人如果在大明其他地方出现一定会被认为是天外來客。可是在上海人眼里就稀松平常了。

这座庞大的城市占地极广。人口稠密。高大华丽的宫殿式建筑和矮小简陋的棚户并存。更加令人震惊的是这么庞大的城市居然是在十來年的时间内建设而成的。据说当年上海建房速度远远超过其他地方。起一座房子平均只需要七天。一时被称为“上海速度”。

上海迅速的从一个小县城发展成大都市。上百万的居民肯定不可能都是当地人。他们來自大明各省和世界各个国家。其中宁波移民占了相当的比例。再就是南直隶北部的移民。那里曾经是明清交界的地方。战乱频发。民不聊生。所以举家迁移的很多。上海道流行的官方语言是江淮官话。也就是大明朝的普通话。中原方言。江浙方言也占相当比例的份额。那些外洋人一般都会说几句官话。要不然根本混不下去。

上海道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沒有城墙。城市太大。原先的上海县城墙早被拆了。密密麻麻的建筑盖的到处都是。黄浦江岸边风樯浪舶。商贾糜集。这里的房子是上海比较高档的住宅区。不但有翘脊飞檐的明式建筑。还有很多巴洛克。拜占庭式的外洋楼房。木板子加白纸糊的日式建筑和高脚草棚式的南洋建筑也有市场。不过这种造价低廉的房子通常都是闸北那些穷的叮当响的码头工人。小摊贩搭建的了。

上海是港口城市。贸易城市。大明朝巨量的进出口都在这里发生。苏杭松江的绸缎布匹。景德镇的瓷器。徐州的铁器。常州的机器配件。都汇集到这里。装上千百条外洋來的大帆船或者大明的蒸汽船运出海去。同时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货物:金银。香料。原料。良马。美姬等等。同时上海本地的手工业和农副业也很发达。金漆镶嵌、牙雕、木雕、红木雕刻、玉雕、金银首饰、玩具、绢花、、地毯、绒绣、檀香扇、上海土布、南桥腐乳、西瓜、龙华水蜜桃、水蜜梨、撒花红蟠桃、蜜饯、盐水火腿、熏火腿、猪肠衣、浦东鸡、香粳稻、杨行黄瓜、嘉定大白蒜、张江腰菱都是响当当的品牌……

上海境内有主要河流有黄浦江、苏州河与长江。黄浦江源出太湖东南的淀山湖。流至吴淞经长江口入海。苏州河(又名吴淞江)源出苏州附近的太湖。在沟通上海与内地联系上起很大作用。古时又称独流入海的江河为“渎”。故上海被称为“沪渎”。简称“沪”。

來到这座城市的边缘。刘子光不禁暗暗赞叹。站在小山上远远看去。只见一座沒有城墙环绕的巨大城市呈现在眼前。这就是大明朝最开放的最发达的港口城市。也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水平下的产物。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使这里的人民更加的灵活。更加的不受传统的束缚。根据南厂的情报显示。上海道比苏杭更要不受朝廷掌控。这里的豪门大族富可敌国。还掌有相当力量的私兵。沪督陈良珏为官多年。在上海颇有人脉。其人城府极深。关键时刻心狠手辣。绝非曹寅那样好对付。

上海的水太深了。豪门大族暗地里的力量也很强大。以至于东厂留存的档案里几乎沒有什么太有价值的线索。为了能寻求到真相。刘子光才决定微服私访。私访的伙伴是日升昌的大掌柜胡懿敏。这位女中豪杰的实力不容小觑。此番前來上海随行的剑手就有五十人之多。每个都是胡家从少年时代就培养的孤儿。虽然在江湖上沒有什么名头。但是出手狠辣。冷酷无情。绝对是一支超强战斗力的队伍。为了营造出自己还在苏州的假象。刘子光沒有带红衫团的一兵一卒。刘小猫和韩雪儿都被留在了大观园。他只身和胡大小姐一同赶赴上海。

既然是微服私访。服装上就不能过于张扬。普通的马车。寻常的布衣。两人装作书生模样进入了繁华的上海。日升昌的保镖们远远散落在四周保护着。胡懿敏见识过刘子光的身手。有这么一个万人敌在身边陪着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她并不是第一次來上海。但是这样轻装走在上海的街头还是头一遭。所以显得步履轻快。眉开眼笑。

上海是个不设防的城市。街上几乎沒有巡逻的官兵。各色人等來來往往的在大街上走着。道路两旁的酒楼茶肆一座接着一座。幌子彩旗满眼飘晃。和京城不同的是。这里的饭店打出的招牌琳琅满目。什么倭国生鱼宴。法兰西蜗牛餐。西班牙火鸡。英格兰牛排。都是闻所未闻的外洋菜。还有街边小巷里的风情店。小脸涂的煞白。穿着和服木屐的罗圈腿日本女人。还有皮肤黝黑。穿着暴露的南洋生番女。白皙放荡的西方大洋马都站在店门口用不大地道的官话向來往的男人们兜售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