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 水果阿笙和苦力阿力(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258 字 2019-10-08

 林笙的家在闸北最大的棚户区。这里住着数十万赤贫之人。道路狭窄。建筑林立。这些房子不象江南其他地方的民居那样白墙青瓦。在这里能用砖头瓦片盖房子算是很奢侈的事情。困苦不堪的百姓生活在温饱的边缘。哪有钱去盖什么房子。能用木板。油毡。茅草搭个窝棚就算不错了。

狭窄的巷道上方。悬挂着无数衣物。小孩子在开心的打闹追逐着。女人们提着水桶小心翼翼的躲避着孩子的冲撞。家家户户冒起了炊烟。港口城市的居民们做饭用的燃料和内地不同。用的都是煤炭而非柴禾。码头附近有巨大的煤炭储存场。每天还有无数漕船从内地运來煤炭。供那些外洋火轮船使用。所以煤炭的价格很低。花几个铜钱就能买上几十斤。如果连几个铜钱都不愿意花。还可以让自家孩子去路上扫煤渣。捡煤核。拿回家掺上黄泥做成煤饼就是极好的燃料。

林笙带着刘子光穿堂过巷。在棚户区穿行着。显然水果阿笙的交际很广。每个人看见他都要亲热地打声招呼。走了一会儿。终于到了林笙的住所。这是一所用木板。帆布。钉子搭建的小房间。不过一丈见方。外面的苫布下还摞了几十个萝卜。屋里有两个砖头和木板搭的床铺。上面散乱放着花被。墙角摆着夜壶。除此之外什么家当都沒有。可谓家徒四壁。

“让许大哥见笑了。咱们坐一会吧。我那兄弟过一会就回來。码头上活不多自然放工就早些。”林笙把床上的被子往里面推了推。招呼刘子光坐下。

尽管林笙家里气味难闻。破烂不堪。但刘子光可是在几百人的大通铺上滚过的人。什么肮脏的环境沒见过啊。他毫不在意的坐下。开始和林笙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起來。

天色渐渐暗下來。外面传來女人们呼唤自家孩子回來吃饭的喊声。林笙的肚子也咕咕叫起來。正在这时。在码头上干活的男人们回來了。林笙家的房门被推开。一个身材健硕的汉子走了进來……林笙赶紧介绍道:“这位是我的好兄弟丁力。码头上扛活混饭的哥们。这位是我今天新结识的朋友许文强。许大哥可是读过书的哦。” 然后将今天和巡城司的人发生冲突的事情简单讲了一下。

丁力是个豪爽汉子。听了林笙的介绍后一拍大腿:“打得好。许兄弟和我对脾气。到饭顿了咱们出去喝酒去。”

林笙闻言笑道:“我连小车都被巡城司收了。身上半个铜板都沒有了。”

“笙哥末聒噪。今天我关了上月的饷。有的是钱。你们跟我走就是了。”丁力拍拍鼓鼓囊囊的腰间。大咧咧的说。

沒钱又沒老婆孩子的牵挂。光棍汉子就是大方。当三人坐到棚户区里面一座小饭铺桌前时。丁力从腰间掏出一枚银币拍在桌子上:“阿土伯。烫三壶好酒來。小菜先上两盘。炒个腰花。腰花别洗。越骚越好。再炖条大鱼。”

丁力和林笙显然是小饭铺的常客。阿土伯麻利将一碟茴香豆和一碟炸臭豆腐摆了上來。黄酒也放进锡壶里烫起來。一条海鱼加了佐料丢进锅里还是炖。等烫黄酒的空当丁力掏出几支卷烟分给大家抽起來。这种烟是上海滩码头独有的特色产品……是用丢弃的雪茄屁股内的烟丝外面包上旧(www.hao8.net)报纸卷成。报纸的油墨和烟丝一起燃烧。味道非常浓烈。是码头苦力们解乏最好的工具。而最好的卷烟是用旅宋国的卡加廷雪茄屁股和上海的申报卷成的。丁力拿出來招待大家的就是这种烟。

三人边抽边谈。言谈中刘子光得知。外滩码头上有大量北方籍的苦力在干着抗大包的工作。这些人都受雇于上海最大的商行福远号。福远号的老板就是林笙提到过的赖有为。此人上海本地出生。四十岁左右。十年前从一个普通渔民混到今天这个地步相当的不容易。现在整个上海滩的进出口贸易有一半是被他把持的。和道台衙门的人关系很铁。市舶司更是平趟。这些码头苦力也都是受雇于他。此外他还控制了码头上的黑帮斧头会。可谓黑白通吃。其为人相当低调。不喜好抛头露面。也不从不去外地招摇。以至于除了做外洋生意的圈子之外。知道赖老板名字的人很少。

得知刘子光需要找一份工作。丁力立刻把胸脯拍的通红:“区区小事包在我身上了。我远方叔祖在福远号里做帐房。回头让他引见一下肯定沒问題。听说來老板礼贤下士。最敬重读书人了。”

三人畅快吃喝了一顿。酒足饭饱以后。刘子光向二人告辞。说还有行李放在朋友处需要去拿。待明天再过來和两位朋友相聚。林笙和丁力也不强留。约好明日中午在码头见面就要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