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 台海风云(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5279 字 2019-10-08

 上海城变成了一座大兵营。除了刘子光带來的红衫团以外。还有新招募的大量水师官兵。树起招兵旗。就有吃粮人。现在大明境内谁不知道跟镇武伯吃粮当兵。军饷最厚啊。所以各个募兵站招满了员额之后。还有大量的汉子围在外面。强烈要求参军。

刘子光可不愿意招那么多沒有专长的士兵。他要的是有出海经验的水手和渔民。这些新兵穿上号衣之后也不能立刻投入战斗。只能做做后勤支援工作。目前面临的战争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海战。不是靠人多就能打胜的。不过念在那些汉子的一腔报国之心下。他还是破例在员额之外又招募了三千人。充作水师步勇。也就是海军陆战队。

江南造船厂的船台上停着两艘全新的铁甲战舰。龙骨刚刚铺好。蒸汽机还沒到货。这次战争肯定无法参加了……所以水战的主力战舰只能选择赖有为留下的一艘大型明轮货船。这艘船的名字和商号一样。也叫福远号。刘子光嫌晦气。让人改成了“上海号”。

上海号的甲板重新铺设一新。光洁的柚木甲板铺成了一个滑跃跳台模样。 跳台的最高处装有升降机。用來提升飞天神翼机。本來准备采用蒸汽弹射的方式起飞动力翼伞的。可是翼伞脆弱的骨架经不住弹射巨大的加速度。毁了两架试验机以后才改成了滑跃跳台的。另外在船头方向还加装了由三十二具火箭筒捆绑在一起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窝蜂”。至于传统海战所用的大型床弩也配备了不少。

上海号沒有來得及改装水下螺旋桨。采用的依然是船体两侧的巨大明轮。这让它看起來更加宽大威武。船身上关键位置铆上了铁板以作防护。桅杆上高高飘扬着鲜红的大明军旗。上海号巨大的船舱里摆放了数十架动力翼伞。还有沒充气的飞艇和气球。以及这些飞行器的成员们。这艘上海水师吨位最大的船只暂且充当了大明国福建督师以及总领上海、浙江水师提督镇武伯刘子光的旗舰。

另外还有十余艘战船。都是用蒸汽商船改装而來。水手们都是选用的经验丰富的老手。这些船只负责运载淡水。食物。兵员。武器。以及燃料和其他补给品。

除了上海水师之外。还有二十余艘浙江水师的福船加入到南征舰队里。这些福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两侧有护板。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福船首部高昂。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乘风下压能犁沉敌船。多用船力取胜。福船吃水一丈二。是深海优良战舰。只不过沒有装蒸汽机。所以机动性稍差。跟在舰队里只能是充充排场。打扫打扫战场。

至于上次江阴要塞之战缴获的潜水艇混江龙号。也被涂上了大明字样。编入了舰队。跟在补给船队中配合作战。

舰队从崇明码头起锚。沿着海岸向南进发。飞艇在上海号上空一百丈之处飞行着。螺旋桨的转速被刻意保持成和下面船只同步的速度。一条坚韧的绳索连着飞艇和上海号的桅杆。以此作为补充燃料食品和传递情报的纽带。

刘子光端坐在旗舰的舰桥上。看着浩浩荡荡的船队。历史上中国和西方的第一次交战就是郑成功和荷兰人在台湾打得那一仗。当时取得胜利主要是靠船海战术而不是技术优势。现在形势掉了个。自己这支舰队虽然有四十艘战船。但多是沒有完全武装起來的蒸汽船和落后的风帆福船。据说西洋人的舰队有上百艘战船呢。如果开战只能依靠飞艇和动力翼伞这些技术兵器取胜了。

刘子光完全是个海战盲。担着水师提督的职务但是却连海图都看不明白。幸亏郑森是个优秀的海军军官。有什么问題尽可以推给他。

此时郑森正端着一个扇子形状黄铜制的精密仪器对着太阳瞄着。瞄一会就拿铅笔在海图上做个标记。刘子光纳闷道:“你拿的什么东西。”

“回大帅。是六分仪。卑职从英格兰人船上缴获的。”郑森说着把六分仪送到刘子光手上。这个仪器由主要部件由一块固定的半反射玻璃。一块可活动的镜子望远镜。还有活动臂组成。造型优美。工艺精良。上面还用花体字蚀刻着某人的名字。

“将此物对准太阳或者其他天体。观测者可以通过一面镜子同时看见海平线和太阳。它们之间的角度用边缘标有刻度的象限仪量出來。以此推算出船只所处的位置。就算在白茫茫的大海上也不会迷失方向的。”郑森说。

刘子光暗暗吃惊。沒想到西洋人的科学已经如此发达。看这六分仪上的刻度痕。应该是用某种强酸腐蚀出來的。而非雕刻出的。如此推想他们的武器装备应该也不会太差。

刘子光把六分仪还给郑森。问道:“郑森你对西洋人有什么了解。给本督说说。”

“大帅且听卑职慢慢道來。如今这苍茫大海之上。有三家西洋水师活动频繁。分别是英格兰水师。荷兰水师。还有西班牙水师。而这三家之中。又以西班牙人的舰队最为雄厚。可谓战船如云。桅杆如林。占地也多。银钱也厚。不过他们的战船和士兵虽多。但不如英格兰人的战船犀利。不如荷兰人的战船快捷。所以和这两家的作战中经常处于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