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反驳(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839 字 2019-10-08

 站出來说话的是一个渔夫打扮的年轻人。头上顶着斗笠。赤脚穿着草鞋。白色棉布衣服外缠着一条麻绦。腰后还悬了一个鱼篓。

姜戌扫眼一看。哑然失笑:“我还以为是东林学子如此不讲礼貌大放厥词呢。原來是位渔夫。真沒想到东林书院江河日下。连渔夫都能登堂入室了。”

听到姜戌的讽刺。礼部官员和东林执事也有点抹不开面子。东林书院是个严肃的学术机构。怎么让人随随便便就闯了进來呢。礼部官员一挥手 。两个锦衣卫就扑了上去。众学子见有人出头。刚想听听这人的见解呢。沒成想官兵竟然要将此人赶出去。一个个的都不依了。一边围堵住锦衣卫。一边起哄道:“那汉子。继续骂。骂得痛快。”

渔夫自然不是真正的渔夫……而是沒换下渔夫行头的镇武侯爷。他从湖里出來正准备进宫找皇帝小舅子絮叨絮叨呢。沒成想在路上看见一位老熟人。这才一路尾随下來。说是熟人其实也不是。原來是五阿哥玄琪长得很像港台明星古巨基。而古巨基一直是刘子光最讨厌的明星。一看见那张故作潇洒的娃娃脸就让人不由自主地涌起一股想拿鞋底抽人的冲动。

镇武侯是堂堂的侯爷。五阿哥也不是可以随意欺负的寻常小民。所以要寻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刘子光带了几个侍卫一路跟了过來。一直尾随进东林书院。正好听见姜戌的一阵歪理邪说。于是刘子光按耐不住站了出來驳斥这种荒谬的观点。他也不去管那个长着古巨基脸的五阿哥了。现在第一任务是驳倒姜戌……替汉人正名。

那两个锦衣卫都是百户身份。武功高强得很。如果真想抓捕刘子光再多的学生也拦不住。可是这两人却发现那渔夫身旁几个不起眼的便装汉子正是南厂的千户。能带着千户当随卫的人除了南厂提督刘子光之外不会再有第二个人。当下他俩便停住脚步。装作被学生阻拦不能前进的样子。他们只是协助礼部办差。又不是直接归礼部管辖。自然不会去触镇武侯的霉头。

“承蒙大家看得起。那我就上台和这位大师辩论一番。”刘子光是何等样人。自然丝毫不怵这种人多眼杂的场合。他从容的从学生们中间走过。來到讲台前纵身一跳就上了讲台。动作潇洒利落。当即引起一片叫好声。姜戌定睛一看。也大吃一惊。这人的精神劲是装不出來的。有人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有人穿着乞丐服也气宇轩昂。刘子光就属于后者。长期以來的杀伐决断让他举手投足之间都有一种睥睨天下的英雄气度。以姜戌的眼力不会看不出來。

“敢问这位小哥高姓大名。有何功名在身。敢与我大清国礼部侍郎一较长短高下。”姜戌的随从站出來问道。沒等刘子光回答。姜戌说道:“书院之中不讲尊卑高低。只较学问长短。这位小哥有什么高论尽管发來。”

“姜大师果然名家风范。那在下就不客气了。不过在下是个打鱼的。待会说话可能粗俗些。还请大师原谅则个。”刘子光道。

姜戌心道你要真是个打鱼的那我就是杀猪的了。东林书院毕竟是南明最知名的学府。有个别喜欢打扮另类的狂生也是很有可能的。当下他摆出一派虚怀若谷的超人模样微笑道:“但将无妨。”

“先说说你刚才提到的所谓腾格里吧。这是个什么玩意。怎么就成了咱们汉人和游牧民族共同的原始崇拜了呢。当五千年前我们汉人的夏商周时代时。你所谓的草原文化还影子都沒有呢。谈何來源于草原文明。这样说还不如说你爹是你养的呢。还龙图腾源自于狼图腾。你也太能掰了。你家的龙和狼长得一样啊。你知道龙是怎么來的么。我告诉你吧。龙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图腾崇拜。是以蛇或鳄鱼等动物为图腾的部落。经过战争或联姻融合了以其他各种动物为图腾的部落后产生的综合图腾。龙"角似鹿。头似驴。额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www.shuxie8.com)。耳似牛。"它既能在空中飞舞。又能于水中畅游。而且还有细分。有鳞者为蛟龙。有翼者为应龙。有角者为扎龙。求升者为蟠龙。好水者为晴龙。好火者为火龙。善吼者为鸣龙。为斗者为蜥龙。春秋时候的龙。秦汉时候的龙。唐宋时候的龙。直到今天咱们大明朝龙袍上绣的龙。都不相同。这说明龙是一种渐进的文化。一种炎黄子孙延续的民族象征。已经摆脱了原始民族图腾的意义。而你所说的狼图腾还是最低级最原始的动物崇拜。根本和龙图腾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东西。你还好意思拿狼图腾往我们龙身上靠。真是一点也不害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