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5 刘少保太学演讲.(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038 字 2019-10-08

 呕吐的人是一个中年男子。他显然不是因为范建和好汉兄的无耻发言而呕吐。这个人的脸色看起來很是苍白。显然是早上吃了不干净的东西了。不过这依然引起了范建极大的不快。他铁青着脸色冲台下的绿营兵甩了个眼色。立刻有人扑上去拳打脚踢将呕吐之人暴打一顿。看着“捣乱分子”躺在自己呕吐的一堆污物中痛苦的呻吟。范包衣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接着说道:“街坊们。乡亲们。去年天下大旱。北方各省颗粒无收。先皇为了人民能吃饱肚子。才发动了伟大的南征。不幸中途身染重病而驾崩。新皇康熙爷虽然年幼。确是天纵英才。爱民如子。他老人家从高丽进口了大量的米粮。开设粥棚。将多少父老乡亲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來啊。现如今朝廷有难。皇庄的包衣和绿营的士兵都严重缺乏。咱们这些人是不是应该知恩图报。用实际行动來帮助大清度过难关啊。或者报名当包衣。或者进绿营吃粮。咱们怎么着都得动起來了。大伙说我的话又沒有道理。”

台下一片附和的声音 。看样子都是范先生事先安排好的托。至于那些真正的老百姓已经开始坐立不安了。听这个姓范的胡扯八道已经不是第一回了。上次也是号召大家捐献银钱粮食给八旗兵的。说是捐其实和强抢差不多。这次居然公然骗大家去当什么包衣……谁不知道包衣就是奴才。根本沒有人身自由。和长工根本不是一码事。人家在地主家扛活的长工虽然累点。起码还是自由身。起码还有工钱可拿。而包衣就是和驴马别无二致的奴隶。沒错。当包衣确实饿不死。主家 赐一口吃的怎么都能活过去。身强力壮的还能包办婚姻。赏个女包衣一起过活呢。可皇城根儿的这些老百姓们天生傲骨。为了二斤小米屈尊來听听讲座还可以。当包衣。回见了您纳。还有进绿营吃粮。那更不靠谱。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京城爷们自古就沒有吃粮的传统。这场忆苦思甜爱大清。我是包衣我光荣的大会在本质上就选错了受众。老百姓们为了小米还在强自忍耐着他们的胡说八道。并沒有人离开会场。这使得范建等人颇为自得。又请出了一个仙风道骨的老者來上台演讲。

老者鹤发童颜。一袭青衫。上來之后并沒有多废话。只是简单的点评了范建令人感动的切身经历和好汉兄的拳拳报国之心。说他们的发言感人肺腑。值得大家学习。然后又说自己时间紧迫。马上就要去太学讲学。不能陪大家多聊了。说完便四下拱手。翩然而去。

“这老头这么拽。什么來路”刘子光问旁边的人。

“阎老倌你都不认识。那可是范先生的同门师兄弟。姜侍郎见了他都要尊称一声老师呢。”旁边的京城人士很轻蔑的看了刘子光一眼解释道。若不是看他穿的体面。恐怕就要送个乡下土包子的称呼过來了。

刘子光对阎老倌确实沒有印象。不过他知道最近满清朝廷一直在民间寻访饱学之士。为旗人统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作粉饰。想必这个老头就是他们找來的“托”。至于说什么范文程的同门。姜侍郎的老师。恐怕都是噱头而已。

阎老师要去太学讲学……这引起了刘子光的兴趣。北京的高级教育机构分为国子监和太学。国子监的学生都是旗人勋贵子弟。贝勒贝子什么的。而太学面向的则是汉族官员的子弟。满汉官员之间泾渭分明。连子弟的教育都要分开。阎先生去太学讲学而不是去国子监。这说明他肩负的是和范建一样的洗脑任务。只不过范建洗的是老百姓的脑子。阎先生洗的是高端人员的脑子而已。

太学生们是满清的官员后备军。他们的忠诚与否关系到旗人的统治稳固程度。所以朝廷很重视对太学的教育工作。配备了许多名家做教授。这些年來培养了一批人才。在学术方面的造诣远比充斥着旗人子弟的国子监要高。太学的师生们自以为简直可以和南方的东林书院比肩了。

太学隶属于国子监。同在安定门里东侧大街上。院子里古槐成片。夏日的北京正午还是很炎热的。而在太学树影婆娑的院落里。书声阵阵。凉风习习。一派宜人的景象。五品的掌教。六品的博士。从七品的助教。还有典学和掌固们围在门口等待民间隐居的国学大师阎崇勉先生的到來。

阎先生是世外高人。一直隐居在燕山之中潜心研究学问。纳兰明珠大人三顾茅庐才将其请出山來。在场诸人虽然都研读过阎先生关于明朝昏庸政治制度的文章。但是并沒有见过其庐山真面目。阎先生为了彰显隐士风范。谢绝了朝廷安排的车马。轻车简从來太学讲课。这更令大家感慨他的超脱和潇洒。

远远的一辆马车过來。直奔太学的大门口。看样子是翘首企盼的阎先生到了。众人列队欢迎。只见一个形容猥琐的老头在助理的搀扶下从马车上下來。一点都沒有大家想象中世外高人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