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9 代仲英托孤(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217 字 2019-10-08

 堂堂一国之君居然在京城被人生俘。小康熙自然无法忍受这种奇耻大辱。他奋力拔剑去斩刘子光。可是人横在马上不好施展动作。宝剑还沒拔刀一半就被刘子光制服了。刘子光劈手夺过他的宝剑。扫了一眼。忍不住赞叹道:“好剑。居然龟文。”这种纹路一般只有上古宝剑才有。说明剑的材质和冶炼手法非常稀罕。绝对是难得的宝剑。翻过剑刃的另一面再看。还有一排小字“努尔哈赤自用”。

刘子光顺手将康熙腰间的剑鞘摘下。还剑入鞘。插到自己身后。拍拍康熙的脸蛋说:“小弟弟。宝剑叔叔沒收了。你老实点吧。”说完一掌砍在他脖子大动脉上。将康熙打晕。两人共乘一马。绕过城墙。向东方奔去。

京城到天津的交通非常便利。一条宽阔的马道经过廊坊、武清直达天津卫。沿途还有不少驿站。先行出发的天地会好汉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些官办的驿站。冲进去劫掠一空。将所有马匹和车辆都据为己有。增加了交通工具的队伍大大增高了行进速度。京师到天津的距离本來就近。看來一天之内就能到达了。

刘子光的速度却很缓慢。因为他一匹马载了两个人。而且康熙身上还穿了沉重的盔甲。所幸走了不远就看到达文喜钟寿勇等人在路边等候。他们从旁边的村子里“借”了一辆马车和几匹骡子。将受伤的仲家父子放在车上。顺便等了一会。果不其然。爆炸声过后不久。侯爷安全归來。不过还额外带了个战利品。把满清的皇帝给捎來了。

有了马车和骡子。好歹实现了队伍的摩托化。一行人马不停蹄。奋力朝天津方向狂奔。

乾清宫。得知孙儿被绑架的消息后。大玉儿惊的连手上的佛珠都掉了。她顾不得责罚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的施尔康。从椅子上站起來。尖声叫道:“饭桶。都是饭桶。给哀家备马。哀家亲自去救孙儿。”

“太皇太后不可犯险啊。”众大臣连连磕头劝阻。大玉儿气的脸都紫了:“哀家不去。难道依靠你们这帮废物。不要忘了。哀家的身体里流的是蒙古人的血。”

大玉儿虽然已经将近五十岁了。但是身体保养得极好。每年都要到木兰围场去狩猎。平时也注意锻炼身体。要论箭术马术。恐怕要比跪在乾清宫里这些沉迷酒色的大臣们要好得多。她在宫女的服侍下很快换上了戎装。御马监早就备好了胭脂马。太皇太后不用人扶。矫健的翻身上马。十几名同样换上戎装的贴身宫女也翻身上马。正要出发的时候。忽然一个熟悉的身影乘坐着步辇赶到。

“老祖宗。让苏嘛也去吧。”來的人正是苏嘛拉姑。经过太医的救治。她已经从昏迷中清醒过來。刻骨的仇恨让她顾不得伤痛。立刻要求赶赴第一线。

“苏嘛”大玉儿很动容。她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点点头道:“好吧。和奶奶一起去杀敌吧。”

“老祖宗。这是洪大人托我捎给您的信。”苏嘛拉姑取出一张纸让太监转呈给大玉儿。大玉儿接过來一看。上面只有寥寥几个字:“贼走天津海路。”

“洪将军果然神机妙算。”大玉儿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洪承畴及时送來这个信息。她还真不知道往哪里去追。那刘子光诡计多端的。谁知道他能从什么方向走。现在有了洪承畴的指引就好办多了。大玉儿的思路也一下子变得开阔。是啊。往南往西都有很多关卡。难以快速脱身。往北更加不用想。唯有向东从天津塘沽入海。乘坐海船南返最为便捷。所以不管敌人采取什么迷惑手段。只管向东南追击便是。

“传令。丰台大营的蒙古骑兵。每人两匹战马向天津挺进。如果追上贼人。只需围困不要妄动。切切不可伤了皇帝;让烽火台点起烽火。通知所有关卡警戒。”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京城宣布戒严。擅自出门者斩。私藏武器者斩。参与抢劫的绿营兵也斩。”

雷厉风行的下完了命令。太皇太后便率领着骑兵。风驰电掣的冲出了乾清门。依然跪在地上的施尔康仿佛想起了什么……毅然起身冲出门外:“侍卫弟兄们。跟着太皇太后杀敌去啊。”众侍卫轰然响应。各自去寻找马匹跟着一同出京追击。只剩下一帮脑满肠肥的满汉大员们。面面相觑的看着。不知道干什么好。

紧急时刻军令的下达。在这个时代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只有快马最为稳妥。从宫里到丰台大营。骑兵们再整队出发。这就得一个时辰。但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相比之下烽火台的传递速度就快很多。从京师到天津卫每隔二十五里就有一座烽火台。本來是用來向京师传递大沽口警讯的。如今却起了相反的作用。狼烟从京师这一头先冒起來了。可是只见狼烟沒有其他信息。天津卫的驻军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把军队集结起來待命。并不敢向京城方向进发。要知道在沒有得到明确旨意之前发兵进京形同与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