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9 贩奴船(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136 字 2019-10-08

 马甲多拉王国正式并入大明的消息一经传开。国民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三宝太监的队伍又回來了。遥想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经路过淡马锡。壮观的船队给当地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从那之后。南洋土邦王族开始向往中华文明。条件比较好的诸如皇族子弟都不远万里送到南京去留学。条件一般的富户子弟就近到新汴京留学。反正大家都以沾上一点中华文明自豪。

最近几年马六甲海峡不太平。西边來的金发白肤洋人占据了巴达维。在马甲多拉也修起了城堡。海峡里的盗匪越來越多。人民的安全感越來越少。可是现在不同了。一场战斗重现了大明天威。昔日不可一世的西洋人瞬间就被打垮。上国的天兵从此常住淡马锡。百姓再也不用惧怕海盗和洋人。到爪哇或者马喇甲的亲戚家串门的时候也可以骄傲地说:“我是大明属国人。”

海战中俘虏了不少英军水手。城堡里也有很多放下武器的西洋人。对这部分人的处理工作刘子光采取了分类对待的方式。由于英国人率先向天朝挑衅。罪不容恕。所以沒收所有英国政府在淡马锡的财产。拘押所有参加过针对天朝军队战斗行动的人员……但是英籍的妇孺不在此列。平民的财产也可以保留。至于其他诸如葡萄牙、荷兰等国的水手。虽然也参加了军事行动。但是属于不明真相的群众被别有用心的英国人蛊惑起來的。所以不予追究。

这个处置令所有人满意。即使那些英国战俘也觉得天朝对他们开恩了。因为他们有听说。东方人喜欢用鬼头刀砍战俘的脑袋地。其他国家的水手更是欢欣鼓舞。新加坡还是原來的新加坡。自由港的政策沒有改变。而且以后大明招商局的货物可以抵达新加坡。省得他们跑去广州泉州进货了。

英国人在新加坡经营了五六年。港口、城堡、还有货场上堆积如山的货物。这些都成了刘子光的战利品。这趟差事不是受了朝廷的指令前來。完全是自己干的私活。当然不用上缴。马甲多拉归入大明是他随口敷衍阿拉巴马的。这个弹丸大的小国家就是上书到理藩院也不会有人搭理。朱由校也不会接见阿拉巴马。天朝上国虽然喜欢万国來朝的气派。也不是什么小土邦都收的。想等朝廷正式发來册封诏书那得猴年马月。

港口边的城堡里。刘子光坐在自由港长官史丹福爵士的西洋大椅子上。正翻看着账本。英国人留下的财产价值高达三十万金镑。光是现金现银就有十几箱子。还有一仓库的武器。二十艘三桅大帆船。货物有伦敦生产的机织棉布和毛呢。棉布是准备销往爪哇。毛呢是准备销往大明的。

“淡马锡是朕的。你可不能反悔。说好了当彩礼的。”赵雯坐在刘子光的对面。一双长腿搭在红木办公桌上。一双凤眼漫不经心的在房间里瞧來瞧去。刘子光答道:“什么你的我的。我的不就是你的么。淡马锡又不是东西能搬來搬去的。难道能给你挪到新汴京附近去啊。”

“说的也是。不如这样。你在淡马锡称王吧。我做你的王后。岂不美哉。”赵雯道。

“你不嫌寒掺我还嫌寒掺呢。屁大点地方也能称王。咱丢不起那个人。如今淡马锡还是归做大明属国最好。等我回去到理藩院备个案。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在淡马锡用大明旗号了。反正只要年年送些特产过去就好。京城还能发下來不少金银做回礼呢。淡马锡虽小。地势很是重要。东西贸易在这里交汇。早晚能成长为天下有名的大港。咱们应该保住这个优势。坚持自由港的政策。不收关税。只收些泊船费。货场仓储费什么的就够吃的了。不用非要弄个淡马锡国王的头衔。俗话说闷声发大财么。你觉得如何。”

赵雯听不得这些复杂的大道理。胡乱道:“随便你了。只要每年让朕的荷包有点进项就好。”说着好像发现了什么有意思的东西。走到贴着墙纸的墙边。对着一幅油画道:“伊丽莎白的鼻子好尖啊。”

刘子光回头一看。原來是英国女王的半身画像。一个尖鼻子白皮肤的金发女人穿得富丽堂皇。正以一种睥睨天下的气势看着他和赵雯。

刘子光笑了:“人家也是女皇呢。也玩海盗。不过比你这个票友海盗玩得专业多了。”

赵雯不服气的说:“哼。早晚朕要带着水师打到他们的京城伦敦去。看看到底谁厉害。”

登陆一起看中文网。支持正版铁器时代。历史军事频道更多精彩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