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 富绶的心思(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4182 字 2019-10-08

 刘子光曾经说过。最坚固的堡垒往往不是被外部力量攻破的。而是从内部垮塌。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个是象空降紫禁城这样直接打击敌人的核心部位。二是拉拢分化敌人。而富绶正是他策反的对象。

爱新觉罗富绶。继承其父的爵位。改号显亲王。但是一个区区的亲王并不能使富绶满足。因为这天下本來应该是他的。大清的皇位应该由他來做。而不是玄烨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毛头小子。

富绶的父亲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按理说继承皇位应当是长子。但是由于皇太极驾崩的太快。沒有置顶继承人……所以引起了一场纷争。当时豪格掌握正蓝旗。又有皇太极留下的正黄旗和镶黄旗以及众多大臣们的支持。略优于有正白、镶白两旗以及多铎支持的多尔衮。但是。豪格在关键时刻未能果断行事。在有大臣提出豪格具备继位资格并要求其继位的时候表示自己不行。被多尔衮顺水推舟从而未能入承大统。最终由其弟。皇太极九子爱新觉罗福临继位。多尔衮为摄政王辅政。此后。豪格虽仍颇多战功。但受多尔衮打压。顺治五年。因其隐瞒其部将冒功及起用罪人之弟的罪名被下狱。当年三月死去。年仅三十九岁。豪格死后。其福晋为多尔衮所纳。

富绶和多尔衮有着杀父夺母之恨。但是在京城贵族们合谋对付多尔衮的时候并沒有参与其中。而是置身事外。这并不是他忘记了仇恨。而是他清晰地分析了局势。认定大玉儿才是真正的幕后黑手。只掀翻多尔衮根本沒有用。正是他的低调让大玉儿觉得他是个可靠的孩子。所以并未加以防范。

顺治皇帝此人虽然是多尔衮亲生。但是一直以此为耻。坚持不认这个父亲。而且纠集其他贵族软禁了多尔衮。要不是大玉儿干预。很可能就把他亲爹给干掉了。顺治为豪格平了反。重新封为和硕肃武亲王。富绶和其弟弟被分别封为亲王和郡王。

顺治死后。多尔衮重新出山。或许是内疚或许是被儿子的背叛所触动。并沒有动富绶兄弟。反而以礼相待。富绶兄弟更是不敢乱说乱动。总之在父亲死后。他们就一直夹着尾巴做人。在历次内斗中都安然无恙。

正是由于这种态度。让心思缜密的大玉儿放了心。在满人势微的今天。重用了富绶兄弟。先是让富绶担任使节与明军联络。富绶不负众望。成功将刘子光忽悠住了。退兵五十里。大玉儿很是欣慰。封富绶为九门提督。掌管京城防务。封其弟弟温良郡王猛獾为统兵大将。掌管正蓝旗部队。

富绶隐忍了多年。正是为了今天。大玉儿对他再好也弥补不了多尔衮对他们家的伤害。这皇位本來就不该由福临來做。要不是大玉儿和多尔衮勾结。暗做手脚的话。皇位就会顺理成章的落到豪格身上。这样一來。大清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内耗。说不定早就一鼓作气拿下南明了。

阿玛当了皇帝。那富绶就是皇太子了。居住在东宫。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生活绝对不是现在这种蜗居在王府中整日装憨卖傻。惶惶不可终日。等父皇百年之后。那富绶就是大清的皇帝了。九五之尊、金口玉言。那将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威风啊。

可是这一切都是幻想。皇位传到了福临的儿子玄烨这里。在富绶眼里。这个十來岁的毛孩子无论哪个方面都比自己差远了。但人家是大玉儿的亲孙子。就算是白痴也能坐这个皇位。自己再熟读史书。弓马娴熟。也只能当个闲散亲王。这口气。富绶从來就沒咽下过。

天下大乱。很多人在乱局中看到了机会。富绶就是其中之一。明军武力超强。借他们的刀杀大玉儿和康熙的头是再合适不过了。京城八旗权贵们并不喜欢打仗。山海关一丢他们的魂也跟着丢了。天津卫再一失。连骁勇善战的图海也战死了。大清的主力部队掌握在洪承畴手里……盘踞在山东就是不驰援京城。这些权贵们这叫一个怕啊。一个恼啊。大清的江山就快被大玉儿这个和他的汉狗姘头糟蹋光了。

就在明军攻克天津之后。京城八旗权贵们就开始了地下联络。争取和明军和谈。赔款也好。割地也好。只要能保障他们的奢侈生活就行。大玉儿祖孙是一定要干掉的。大清不能沒有皇帝。新皇帝必须是血统纯正的爱新觉罗子孙才行。想來想去大家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富绶。豪格的长子。又是堂堂亲王。由他继任再合适不过了。

登陆一起看。支持正版铁器时代。历史军事频道。更多精彩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