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6 镇国公(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3941 字 2019-10-08

 一首剽窃后世《新疆好》的盗版歌曲。因为是镇武侯亲自填词。董小宛谱曲。而在中原各地迅速流行起來。市井小民都喜欢唱这首歌。在大家的心目中。西域成了水草丰美的地方。土地肥的流油。几千里的沃土种什么张什么。就是沒有主人。听说朝廷下了旨意。只要交纳十个大子儿就能在西域买到一亩上好的田地。老百姓们自然是趋之若鹜。

中原汉族百姓原來是不喜欢长途迁移。宁死都要留在祖先开垦的土地上。但是这些年來明朝的产业经济发生了改变。土地被大量兼并。用來集中生产经济作物。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进入工厂作坊当工人。但是蒸汽机的使用又使得劳动力富余。大量工人下岗。形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西域的开发能适当解决这种压力。所以朝廷也支持人民背井离乡去西域发展。愿意去的人都可以得到五两银子的路费。家乡的户籍也不会取消。随时欢迎他们衣锦还乡。这就解决了这些人的后顾之忧。大家都抱着发财的愿望踏上了西去的道路。

至于读书人们。则是怀着另外一种心境去的西域。朝廷开疆拓土。捷报频传。镇武侯封狼居胥。那是何等的威风。何等的激动人心。一时间中原文坛兴起一股新文化的浪潮。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诗词大行其道。就连秦淮河上的青楼女子都要揣一本唐代边塞诗装点门面。书生们更是喝了酒便发颠。叫嚷着什么要投笔从戎。收取关山五十州。只是苦与报国无门。只好涌到京师讲武堂去报名投军。一时间连春闱报名的人风头都被压下去了。

朝廷为开发西部。特地设立了甘肃省。省城定在兰州府。布政司按察司兵马司一应俱全。还有巡抚和各地的知府知州知县。需要不少官员赴任。可是当官的却沒有这样的觉悟。愿意去荒凉贫瘠的甘肃当官。留在中原当三年知府。起码能赚十万两银子。要是在富庶的江南。恐怕这个数字还要翻倍。可是在鸟不拉屎的甘肃。怕是去了只能赔钱。所以吏部派到谁。谁就托病不愿赴任。这反而便宜了刘子光。安排了自己人充实甘肃官场。前年在湖广平乱时遇到的松滋县令祝涛。上回已经提拔他当了知府。这回索性再提三级。直接做了甘肃巡抚。

丹济拉二十万人马入关。最终只有不足万人逃回去。败绩如此惨烈。让噶尔丹也心惊不已。他鉴于国内初定。不敢再兴兵來攻。反而派出使节主动和大明修好。送上金银珠宝贿赂袁崇焕。表示愿意和大明休兵罢战。永结兄弟之好。

这可是惊天动地的大好消息。西夏地域宽广。人丁兴旺。帝王年富力强。兵多将广。绝非满清那样的沒落国家可以比拟的。即使打得顺利也需要数年时间。花费银钱无数。消耗士兵起码数万。而朝中有识之士都明白。所谓西域其实水草丰美的地方不多。更多的是沙漠戈壁这样的不毛之地。朝廷用兵无非是出于安全和和名誉的考量。多少年來中原民族一直处于游牧民族的压迫之中。除了汉武帝和大唐盛世时期。这种压迫都是极其强烈而持久的。而天启朝则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局面。北据满清。西击蒙古。打得他们俯首称臣。就凭这个功绩。朱由校已经有足够的理由骄傲了。他迫不及待的要泰山封禅 ……向列祖列宗和天下子民昭告自己的丰功伟绩。

大臣们也是这样想的。天朝上国讲究的是以德服人。既然人家番邦小国都不敢再打了。再加以兵威岂不显得天朝气量太小。大家伙要的就是这个万国來朝的派头。打打杀杀攻城略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既然达到了。自然就可以休兵罢战。大封群臣了。为了显示文官们的能力。内阁连发了数封电报给袁崇焕。让他将谈判条件压得再低一些。比如西夏应当向大明称臣。不得再自称皇帝。送王子到南京作人质等等。

噶尔丹很熟悉汉人的思维。对于明朝的种种出于虚荣的要求全盘接收。取消了自己皇帝的尊号。自称为大夏王。并且送了一个儿子到南京做人质。噶尔丹如此恭顺。让朱由校和他的大臣们不禁有些飘飘然。这可是大明外交史上取得的重大胜利。十几万军队在战场上做不到的事情。几个大臣在谈判桌上就办到了。可见文官的作用也不比武将差啊。

噶尔丹不在乎虚名的做法让刘子光对此人刮目相看。大丈夫能屈能伸。果然是当世枭雄。现在西夏力量疲弱。故意示弱争取时间重新积蓄力量。如果猜得沒错的话。明年秋天西夏就会重开战端。夺回失去的一切。

登陆一起看。支持正版铁器时代。历史军事频道。更多精彩等着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