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1 朝会.探监(1 / 2)

铁器时代 骁骑校 5382 字 2019-10-08

 次日早朝。这回刘子光沒有推辞。堂而皇之的进入了紫禁城。在奉天殿召开了监国主持的第一次朝会。

这次朝会可谓前无古人后无來者。沒有皇帝。沒有太监。六部九卿也沒有。只有监国大人和一帮将军。

朝会是个严肃场合。刘子光就沒穿他那身招牌旧(www.hao8.net)战袍。而是换了一套大红色的蟒袍。龙椅他自然不会去坐。就这样大模大样的站在大殿当中。

來参加朝会的人不多。除了刘子光的嫡系人马以外。就是顾炎武王夫之之类虽无官衔但是民间威望比较高的文人。这年头文人都介于学者和官僚之间。并沒有严格的区分。按照大家的推测。这回顾炎武弄一个内阁首辅是不成问題的了。

果然。监国大人开口便道:“现在大明朝最缺的就是人才。本公希望顾先生能入朝为官。造福于民。”

顾炎武当然是推辞了。说前端时间协助莲花神教只是为了平息内乱。他本人并无入仕的念头。

刘子光道:“今天能站在这里的都不是外人。本公也不瞒大家。东林党那些人我是不打算再用了。程朱理学害人不浅。倘若再用他们为官。十余年后这天下还是老样子。就连本公也无能为力。所以想趁着这次机会把六部大换血。你们不要怕当官。其实当官最容易……只要脑子清楚不疯不傻都能当官。”

一听这话。钟寿勇就说了:“大帅。这有何难。从营里挑几十个兄弟不就成了。”

刘子光笑道:“武人们还是保境安民的好。这案牍的事情让读书人去做好了。当然尔等若是能通过科考也行。”

听了这话王夫之的眼睛一亮。出班说道:“监国大人可是要在这科考上做文章。”

刘子光道:“正有此意。”

王夫之摇头道:“天下士子皆以此为晋身之道。若是改变了。恐怕天下会大乱啊。”

钟寿勇道:“这天下不早就乱了么。再添点乱也沒啥。”

刘子光道:“非也。科考不可改。但是这八股取士的制度却要改上一改。大明朝未來的官员不能要那些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要以实学为先。百花齐放嘛。不知道两位先生可否愿意帮我把这科考制度改上一改。”

这倒把顾炎武和王夫之的兴趣勾上來了。他俩均表示愿意尽力。但是官职依旧(www.hao8.net)不愿领。刘子光也不强求。反正能办事就行。给他俩分别加了个头衔:同尚书待遇。

这种称谓是刘子光首创的。意思就是这人虽然沒有入朝为官。但是有级别在那里摆着。你们地方上的官员都得好生伺候着。

两人都是直爽人。也不再推辞。便接了差事。开始筹划新的恩科考试去了。他们倒不怕这次恩科沒人來考。因为民间其实并不缺乏能人。例如宋应星那样的人就是个例子。至于那些真的只会八股文的家伙。就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

科考的事情就算过去了。刘子光又提起北方袁崇焕父子之事。数十万大军盘踞河北。可是心腹大患。而且袁承志和刘子光有血海深仇。是剿是抚几乎不用探讨了。

但是刘子光的意思却是以抚为先。若是袁氏父子晓大义。自然休兵罢战。若是存了不臣的念头。那就提兵北上。和蒙古大军南北夹击。害怕剿不灭他们么。

主意打定。就安排人去写一封长信。找个袁崇焕的门生故旧(www.hao8.net)送过去。是战是和交给袁氏父子定夺。当然不管结果如何。袁承志这条小命是保不住了。

谈完了正事。就该说些不相干的了。钟寿勇道:“大帅。您准备怎么处置弘光伪帝以及那些伪臣们。”

钟寿勇现在是刑部尚书。这属于司法口的问題。他自然关心的很。

刘子光道:“弘光伪帝只是个婴儿。被人利用而已。谈什么处置。据查他并不是福王的遗腹子。而是福王府一个下人的孩子。这事昭告天下就行了。不必拿无辜的孩子开刀。咱不是那样的人。”

“至于那些伪臣则要严办。什么冒辟僵。侯恂之类的家伙。交三法司会审。按照大明律走。从严处理便是。”

朝会到此结束。毕竟这次朝会缺了很多人。只能商谈一些紧要的问題。至于选储君这样的大事。还是得等皇太后來了再做定夺。

散朝以后。钟寿勇被单独留了下來。现如今钟大人可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孙纲毕竟是犯过政治错误的。不能重用。许三皮自始至终就不是刘子光系统的人。更不能用。刑名司法侦缉这一块就只有钟寿勇担起來了。

刘子光道:“我要找的几个人有下落了么。”

钟寿勇道:“大帅想逮的人还能有跑。都拿下了。天牢里享着福呢。大帅要不要去瞧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