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夫妻双双扬名和番薯大丰收(2 / 2)

可以说建造这江中小岛和这大坝,日后便能控制流向江东的水量和泥沙,使得江东这边的河床不堵塞,良江支的水量也不会超出它的承受范围造成洪水。

至于江西那边有了江东这边的分流,它过去的洪水灾害也会极大的减少,避免它周围和下游的土地再被水浸。

而从开凿千石山,到开凿良江支流的河床,再到建造江中小岛和大坝,这一系列的举措说来容易,实施起来却远没有那般简单。

单是控制这几个工程的各自进度,不要让它们之间冲突了便是一门学问,更别说要怎么设计良江支流的走向,千石山的口子要怎么开,大坝做多高等等,这些都是学问。

所以这些日子以来沈见晚几乎是早出晚归,每天带着工部的官员奔走在江东和江西之间,为工程的建造作者无数测量和探查的工作。

值得一说的是,因为郑济民给沈轩来信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而这个观点也得到了沈见晚的大力赞成,所以现在沈轩和沈栋兄弟俩都来了看沈见晚她们建造这个水利工程。

然后沈见晚非常惊喜的发现腼腆的沈栋对这治水竟然极有天赋,用无敌天尊穿越前的那个科技世界的人的说法就是沈栋他是一个学土木工程的天才。

于是,见此沈见晚不由在主持这水利工程的同时也时时把沈栋带在身边,毫无保留的教导他所有关于水利方面的知识。

而看到沈栋跟着沈见晚学习水利,就是沈轩这个天子师弟也在一旁学习,许多有识之士都动心了,于是接连的竟来了不少权贵子弟也来跟着沈见晚一块儿学治水。

就这样沈见晚在建造这个水利工程的同时,还带起了“班”,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人跟在她身边学习水利知识。

而让人佩服的是对此沈见晚不仅没有驱赶,还毫不吝啬对跟随的人讲解她这么做其中的水利知识,只要不影响工程的进度都极力指导想学习的人。

用她的话说就是治水一直都大和朝农业的重心,国家需要无数的这方面的人才,天下需要治水的大小地方如此的多,她一人之力再厉害也有限,穷尽进一生也不可能走遍所有地方,所以很乐意感兴趣的人才都来学习。

而这番话到了宣平帝耳边便得到了大力的夸奖,并鼓励年轻才俊感兴趣的都去学学治水,还到女子也可以一同前去学习,因为沈见晚便也是女子。

甚至宣平帝还遣人又给沈见晚送了一堆的赏赐,说这是他给沈见晚的教导大和的人才学习水利的束脩。

7017k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