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大唐摸金校尉,挖恐龙?(2 / 2)

王峻看着拖家携口的难民长龙,忍不住问道:“这么多难民?”

王成伟说道:“如今陇右授田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周围的州府那些没地可种的百姓,自然要来陇右闯荡一条生路。”

王峻看着长长的队伍,忍不住问道:“为什么要在这里排队?”

只看到一群士兵在维持秩序,每个进入陇右的难民都要经过几道关卡,这让王峻有些疑惑。

王成伟说道:“要给难民登记造册,还要检查他们有没有携带瘟疫。”

“光是凉州一个地方,是接受不了这么多难民的。”

“还有一些难民要送到陇右其他地方去,在这里先做一个分类登记。”

王峻从没有想过,安置难民竟然还有这么多道道。

看着排成长龙的队伍,穿着不良人制服的差人,给队伍里老弱送上麦饼和饮水,这都让王峻坚定了要将家族迁往武威的想法。

对于这些逃难到武威的流民,主政武威的薛虎是又高兴又害怕。

高兴的自然是人口就是劳动力,这些失地的农民,是各家工坊都急缺的劳动力。

害怕的光是凉州很难消化掉这么多的劳动力,大量流民会给凉州治安造成麻烦。

虽然陇右还在授田,但是新授的田地现在种下也不能立刻长出粮食。

这些农民肯定是要去工坊打工来维持生计的。

对于陇右来说,这些流民就是最好的工人来源。

如今凉州的工坊,是非常渴求这些劳动力的。

因为凉州和其他州府不同,薛虎并没有大力引进那些“高科技”的产品,而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行业。

凉州本来就是人口多的上州,又是交通要地,河西节度使府的驻节地。

这些年从中原逃难而来的难民不少。

人口多本身就是凉州的优势,对于薛虎来说,那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产业他也搞不了。

薛虎是个聪明人,后发的发展中国家,想要追上发达国家,一半都是从劳动密集型行业开始的。

于是薛虎果断开始在凉州发展轻纺行业。

纺织行业,一向是需要人工很多的行业。

如今在陇右已经有了很多家庭制衣的作坊,但是成衣行业却还没有出现。

并不是没有玩家投入到这里,如今在沙州和高昌,已经有玩家设计师的高端成衣品牌。

一些做工华丽的汉服,受到达官贵人的疯狂追捧。

甚至西域商人都会疯狂抢购这些衣服。

但是这些都是时装和高端领域,主打的就是一个高端。

这些裁缝店往往产量不高,算不上是纺织业,而是一种高端定制的奢侈品行业。

薛虎是个粗人,他自然不懂时装。

但是他看了很多资料之后,却抓住了轻纺织行业发展的关键――制服。

几乎每一个国家的轻纺织行业的发展,都是靠着制服开始发展的。

英国的轻纺行业是承接军服和工人工作服发展起来的。uu看书

日本战后的轻纺行业也是承接美军军服发展起来的。

而要给陇右士兵配发统一军服的呼声,早就已经在参谋处酝酿很久了。

薛虎有心帮着凉州拿下这个大订单,思考再三之后,薛虎用凉州各衙门里仅存的一些钱,在瓜州购买了一大批缝纫机。

等到这些缝纫机运回来,薛虎又用官府融资租赁的方法,以这些缝纫机作为投资,入股有意向开办成衣工坊的玩家或者土着。

紧接着薛虎又拿下了张掖硝石矿山的矿工制服,酒泉制药工坊的白大褂制服的订单。

第一批投资成衣工坊的工坊主们,已经收到了投资的回报。

凉州官府也从投资中分到了不少的利益。

一批新的成衣工坊也建造起来,整个凉州都充满了踩缝纫机的声音。

王成伟一行人离开凉州后,周围景色日渐荒凉了起来。

“这河套也是富庶之地,为何破败成这个样子了?”王成伟忍不住问道。

王峻叹息一声:“这比太原可好上太多了。现在太原城里十户不存一户,百姓手无余粮,易子相食的惨剧时有发生。”

王峻并不是那种不知道百姓疾苦的富家子弟,他是个读过书,对百姓充满怜悯的大族子弟。

从太原流亡的时候,也让他对大唐基层的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灵武比起河西自然是大大的不如。

可是和河东比起来,那也算是一个安定祥和了。

只不过这个“安定祥和”还没持续多久,队伍就遇到了第一次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