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68)生财之道(2 / 2)

张华轩略一沉吟,便向着胡雪岩笑道:“军粮诸务,自有人家的营务粮台办理,这里面关节很多,这一潭水太深,不是咱们能介入的。倒是煤铁两项,现在各地军兴,这些东西所需极大,而朝廷那些龌龊官儿我清楚的很,手伸老长要好处是他们所长,兴办实业,踏踏实实的做一些事出来,却不是他们所能够的。咱们的徐州诸矿出产很多,浪费少,成本低,虽然现在海运尚未成功,运输成本还并不低,就这也比普通的矿的价格要低廉的多,而且利润尚算不小。既然雪岩兄有见识如此,就委雪岩为淮军的营务帮办,专责料理这些事。”</p>

这已经算是把淮军的能源买卖给了胡雪岩去专理,徐州那边矿藏丰富,又多是容易开矿的浅层矿脉,清朝的矿业落后之极,张华轩聘请了欧洲技师,使用最新式的开挖办法,又修筑兴建了道路,几处煤矿与铁矿的产量都是极高,自己用的只是极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都可以用来出售周转。</p>

这种出售原材料的生意等于是无本而万利,张华轩手里把着这个肥差已经很久,谁知道倒最后任何人都没有给,却是给了胡雪岩这个浙商。</p>

诸幕僚心中不悦,却是对张华轩的用人也无法指责,眼看天色渐晚,这里说生意还说个没完,各人意兴萧索,便索性一个个当先告辞,便是王有龄与胡雪岩交情非同一般,眼看他眉飞色舞,与张华轩就差计较每一个铜板的利润了,这一副嘴脸看起来也确实讨厌的很,所以丁宝桢与薛福成两人先行告辞,然后翁同书与沈葆桢一并离去,最后连王有龄也忍耐不住,先行告退。</p>

等这些碍眼人物一一离去,张华轩却是发觉自己乐于从商赚钱的一面被眼前这个精明的浙江商人勾引了起来。</p>

在胡雪岩看来,军需这一块大有文章可做,不但可以发卖煤和铁,还能开办药堂,合制丸散出售给那些清军,这一块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看到胡雪岩眉飞色舞的模样,张华轩不禁想起后世赫赫有名的胡庆余堂,看来性格决定命运,虽然眼前这个胡雪岩不大可能再成为晚清第一红顶商人,不过将来富贾一方还是跑不了的。</p>

除此之外,把铁矿出产拿出来加工生产再出售,利润也是不少,老百姓不管贫富,铁具是总归要使用的,虽然不能与盐和布相比,不过铁的利润从古至今也是很大,不然历代官府也不会搞什么盐铁专卖了。</p>

被他这么一点醒,张华轩倒是又有一个新主意:“雪岩,你看我们把铁矿石铸成铁钱怎么样?”</p>

胡雪岩一激灵:“这倒是一本万利,可就怕朝廷不同意。”</p>

清朝的铁矿开挖实在是太过落后,制钱的生产只能是宋朝的十分之一,这种情况当然也和当时的金融条件有关。宋朝还不是银本位,不过明朝开始中国已经实行银本位的金融体系,而且从明朝的大明宝钞失败后,中国就没有能力实行交钞制度,这和宋朝用交钞配合铁钱的情况也完全不同。</p>

不过不管怎么说,清朝的制钱数目出产严重不足是一个事实,老百姓不大可能买卖任何物品都使用银子,二十两银子就足够中产之家活一年了,更不要提那些最底层的农户,指望他们购买物品都使用银子,这个太不切实际。这么一来,铁钱的需求量永远大过银两,也造成清朝的制钱价值永远大过白银。</p>

如果真的把铁矿出产铸成制钱来发售,其中的利润当然是无比的大,甚至还要大过鸦片贸易,只是这其中的关碍处极多,等于是在中央之外另立一个金融机构,所冒的风险过大了。而且,与铸银圆改良整个货币体系来说,制钱就显的落伍的多了。</p>

被胡雪岩这么一点醒,张华轩也是醒悟过,当下颇为遗憾的摇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还是等到时候再说吧。”</p>

还没有等胡雪岩想明白那个“到时候”是什么意思,张华轩又笑眯眯向他道:“这件事雪岩先放在心里,不过咱们其余的生意可以照做。盐铁买卖,当铺、煤、棉花、再加上药铺等等,这些全是来钱的买卖,我看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公司,用雪岩你的名义,就叫胡庆余记好了,专门用来搞这些贸易生意,还有,虽然战乱不息,不过两江一带的有钱人仍然很多,我看还可以把西洋的那些奢侈品多运一些来出售,然后我再加征他们关税,还有什么煤气灯、马桶、电报也能引入,洋鬼子想赚咱们钱,其实钱可以让他们赚,但是我们也要引入他们最先进的技术产品,这些东西我早就想着手,但是一直没有可用的人才帮我来做这些事罢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