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91)遭遇(2 / 2)

苗以德知道杨英明嘴上没把门的,生怕他说出什么动摇军心的话来,当即又喝道:“既然是咱们兄弟,你们这么慌乱干什么,成什么体统!”</p>

这一会功夫张华轩已经赶到,看到杨英明一脸懵懂,便即笑道:“杨英明,既然遇着淮军袍泽,你跑什么跑。”</p>

杨英明跳下马来,先向着张华轩极漂亮的敬一个礼,然后方道:“大人,咱们淮军兄弟是叫别人逼出城来的!”</p>

“喔?”张华轩心中一惊,却是不动声色,只向杨英明又问道:“怎么说?”</p>

杨英明满脸愤然:“江南提督和春还有那个叫啥福济的,几天前说是到舒城督办军务,带了两千多人进了城。咱们这一部兄弟说是打庐州但一直没动手,那个和春与福济原本就是急的跟乌眼鸡似的,舒城都来过几遭了,所以他们一进城,舒城的张副将也没放在心上。反正酒宴照喝,要出兵咱也答应着,就是到了要动手的时候,咱来个按兵不动!”</p>

杨英明的话显然是来自从舒城出来的淮军同袍的转述,一口一个咱,若是听的不清,只怕还以为杨英明也是刚刚从舒城出来。</p>

张华轩忍住笑,向着杨英明道:“这些闲篇不扯了,还是快些说舒城里怎么回事。”</p>

“是勒大帅!”杨英明往地上恶狠狠“呸”了一口,接着又道:“谁知道这一回那和春与福济那个狗官就没有打好主意,前天进了城安顿下来,第二天就请张副将吃饭,后来张副将铁青着脸回来,安排了一下午,昨天晚上又请他去,这一次去了就没有再出来。”</p>

杨英明说到这里,定一定神,又接着道:“这一次还是张将军安排妥帖,让几个营头的管带自己个小心,晚间他回不来,便让大伙拉起大队先回淮安,反正他也是有功名顶戴在身的人,就算有什么差迟,将来也有大人和朝廷替他打擂台,兄弟们原本是要救出他一起走,可是这么一思量,也不知道大人那里是怎么个章程,若是这样和江南提督、皖抚一起翻了脸,怕大人日后难做,所以这一清早天还没亮,全部四千多将士一起动身,打算先回淮安再说,断不能让人家把咱这一支精锐给吞没了去。”</p>

这一番话应该是来自大队淮军中几个带队营官的叙述,杨英明夹缠不清,不过说出来之后,各人倒也是听的清楚明白。</p>

张华轩此时心里已经明白,看来这张国梁颇识大体,和春与福济等人毕竟官大的压死人,不要说他一个小小副将,就算是张华轩面前,和春与福济若是拿起官职来压他,张华轩也是没有办法可想。张国梁一个小小副将,顶着福济等人的压力在舒城附近拖了几个月已经算是难能可贵,毕竟淮军虽不进军,福济也不好过份得罪,淮军留在舒城附近,就能保护凤阳与滁州等地安全,可这一次是朝廷决意要收张华轩的兵权,有上谕或是密旨在手的福济与和春两人居然还是拿捏不了张国梁一个小副将,没奈何将此人先行关押,然后再慢慢分化威压淮军的各营管带,不过张国梁显然是经验老倒,他自己不敢公然抗命或是兵变,索性就让各营管带自行带兵离开,反正舒城的城防原本就是在淮军手中,福济等人来的匆忙也怕淮军起疑,并不敢接收关防,所以淮军要走,凭那么点巡抚中军营的兵力,根本就无法阻挡,而淮军一走,将来的事总有张华轩帮他做主,反正他一个有功名顶戴在身的副将,不怕和春等人就敢断然杀了他。</p>

“这个广东佬,倒是聪明。”张华轩在心里暗赞一句,脑中却又只是迟疑难断,张国梁断然没有性命之忧,舒城这里的这一局,就让了和春与福济二人再说?</p>

他只是略一迟疑,杨英明说了一大通话后喘匀了气息,却又振臂大呼道:“朝廷无道,设计来阴咱们兄弟,依我看,不如反了!连那些发匪朝廷都没有办法,咱们淮军谁惹得起!”</p>

此人虽然性格粗劣,这会子说的话倒是甚得人心,不但其余淮军将士一起鼓噪起来,便是苗以德都为之色变。</p>

当即忍耐不住,向着张华轩低声道:“既然朝廷做的这么不地道,淮军兄弟当然是义愤填膺,不如借着这口怨气,顺势便反了朝廷,总比以后再去动手时要另寻借口方便的多。”</p>

张华轩也是意动,不过略作思量后,终摇头道:“现下朝廷在长江两岸与淮北河南、山东、直隶都有大军,曾国藩的湘军把太平军主力引走,朝廷一时半会的不怕太平军打过来,若是这会子与朝廷动手大打,虽然必胜,却也容易伤到筋骨,咱们,还是家底太薄。”</p>

见苗以德面露失望之色,张华轩微微一笑,又道:“不过也不能便宜了他们,想从咱们淮军手里落好儿?”(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