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193)出巡(2 / 2)

张华轩轻轻摇头,前方战事要紧,后方阎敬铭忙的几乎吐血,随着淮军打下来的地盘越来越大,后方政务上的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几天之后当丁宝桢与阎敬铭沟通之后,便要着手改革政务处,将这个部门的权力下放各部,比如税务部与海关就是独立自主,不再受内阁的指挥,只到年尾上缴收入与报表便是。而城管卫生警察部门也权限下放业务自主了,这些有着一定技术性的实权部门,还是不能受到太多干涉。执法如此,官吏们手中的判案断案的权力,也一并收回了。按区域设立巡回法庭,将来还要成立最高法院,这些都是要在近期开展的工作。</p>

事情做起来简单,挂几块牌子就能把衙门开张。不过每个部门都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税务司与海关是重中之重,聘请了一些洋鬼子,求是大学堂里培训了大量的财务人才,不过这些年轻人没有经验,而洋鬼子又不能用的太多。这些事情不是学几本书会打算盘就能做好的,现代经济的复杂之处,连张华轩自己也搞不大清楚明白,更不要说那些刚出校门的学生了。有时候张华轩苦恼起来,明知道赫德就在淮安,恨不得抓了此人就地任命这英国鬼子做总税务司,反正历史已经证明,虽然这个家伙脑子里最大的主子还是英国政府,不过洋人办事认真负责,其实大清的税务司要是没有这个矮个子的话,将会更加的不堪。</p>

除了税务与海关缺乏真正的人才外,警察部门缺乏刑侦破案的器械与人才,也没有现代法律意识,抓到人犯的第一反应还是打一通板子,也没有防暴警察与民警巡警等大批的警种之分。至于巡回法院,则缺乏它需要的一切。</p>

头疼,张华轩一想到这些事就觉得无比的苦恼和头疼。这个时代的中国太缺乏细致的严格分工的现代意义上的人才了。而这些门类分明严格分工的专门人才,在西欧和美国一抓就是一大把,中国,已经严重落后于世界了。</p>

这种落后,不是建起一支强大的军队就能弥补的。就算是小日本,明治维新几十年后靠着博命的精神与大清赌赢了国运,迅速崛起成为亚洲乃至世界的列强之一,不过底气不足,人才储备不够使得它没有底蕴,二战时举国上下就剩下了一帮疯子在主政,一战之下差点把底补也输掉。而小日本输了二战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紧抓教育,在全国都吃不上饭的时候小学生却可以在学校吃免费的午餐,就是靠这种精神和孤掷一注的手腕,几十年后的日本又成为第二经济强国。</p>

人才储备,才是重中之重啊。他现在拥有大量的当世人杰,不过这些人局限于这个时代,已经不可能做出太多太大的改变,张华轩认为,中国真正转变的契机是淮军一统天下,而崛起后真正强盛的底蕴,却是在淮安的求是大学堂。</p>

张华轩揉揉想的巨痛的太阳穴,随着丁宝桢的离去,他在改革军务后最后改革政务的举措也将真正着手进行,百废待兴,万物新苏之际,实在没有理由来浪费有限的时间。</p>

公元一八五六年五月二十日清晨,淮军军令部长丁宝桢奉命出视地方情形,稳固后方。两江总理淮军大帅张华轩亲自将丁宝桢送出辕门。</p>

“稚璜,这一次代我安定后方,着实辛苦,等回徐州后,再设宴为你接见。”</p>

</p>

大帅行辕处,张华轩拱手行礼,显得极为诚挚。</p>

大帅威权渐重,而仍然如此礼遇旧人,在丁宝桢出行之际居然亲自送出辕门,这种礼遇也算难得。</p>

要知道前一阵子中军镇三千将士出击,张华轩也就是在帅府居处召见了管带一级的军官,稍加垂训便罢。就算如此,内卫参将郑安远与下属的十余管带也是感激涕零,甚为激奋,临行之际能得大帅召见,这是何等礼遇恩宠,算是中军镇的一种殊荣,这自然叫将士们无不感奋之极。</p>

看着众人艳羡眼神,丁宝桢却是苦笑。他有苦自己知,这一次出行是张华轩把他放在炉子上烤,现在礼遇,也不过是还报他辛苦万一罢了。</p>

当下却也只能把戏做足,张华轩拱手,丁宝桢却是躬身回礼,再三请张华轩回身。两人又随意客套几句,丁宝桢突然想起一事,不觉向着张华轩问道:“听说袁甲三这个混账一退再退,桂英和胜保的军队已经打散了,也跟随着袁甲三一路跑,此人擅于统兵,旧部虽败不散,还有几千人护着他一路向归德逃。那里与捻子的地盘犬牙交错,袁甲三这个祸害是要引动咱们大军和捻子也交起手来,这样河南与山东会师的时机,又得推迟。”(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