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198)枪响(2 / 2)

左宝贵看到他平安无事,一颗提在半空的心立刻放了下来,这时候丁宝桢的威胁听在他耳朵里自然就苍白无力起来。</p>

他咧嘴一笑,把快跑时跑歪掉的大檐军帽重新扶正,然后带着自己的一帮手下迅速跑向刚刚枪响起来的地方。</p>

刚刚还是人群挤的走不动路的地方已经空无一人,百姓们看热闹来的快,躲祸事的逃跑本事也是不差,现在呈现在左宝贵面前的是一堆又一堆的破烂,有踩掉的鞋子和一大堆乱七八糟的破烂。</p>

等他带着人跑到拐角处的时候,却发现一队内卫已经把肇事者围的水泄不通,带队的内卫棚长正气的满脸通红与对方交涉着。</p>

如果不是发现对方的身份,左宝贵一定会觉得很奇怪。内卫处理突发事件时称的上是雷厉风行,一般的风格就是把人犯按倒,然后一通猛打,接着再捆绑起来,带回去慢慢审问。如果发觉对方真有是图谋不轨或是对现政权心怀不满,那么被逮捕的人犯十有八九就会被在某个暗夜里处决掉。</p>

而现在一棚的内卫把人数与他们相差不多的肇事者围住后却只是在心平气和,最多是在气急败坏的交涉着,这原因很简单,只因为肇事者是一队英国士兵。</p>

对方穿着大红色系黑色武装带的军服,一个个牛高马大,脸上的皮肤对中国人来说称的上是惨白,军帽之下,是一双双淡然而又警惕的蓝色眼睛。</p>

左宝贵注意到带队的英国少尉已经拔出了自己的军刀,而在他身边的小队英军或蹲或跪,刺刀已经上好,有几个士兵反应显然迟钝了一些,还正在往自己的枪管里放着火药与铅弹。</p>

“这种训练,怕是和内卫差不多。”</p>

身为典型的淮军将领,左宝贵当然看不上军统与内卫这样的非做战部队序列的部队,在正经的淮军将领看来,这些人也只能欺付一下手无寸铁的百姓。不过他们与当时的普通中国人一样,对传说中以四千人力敌清朝举国之兵,克虎门克广州,进入内江克镇江直逼南京的英夷很是敬畏。</p>

</p>

就在一八四零年开始,饱受外夷打击的中国人失掉了几千年来中国天朝上国万邦来朝别国都是蛮夷的自信,先是被人用坚船利炮征服,然后就是在文明及文化上失却自信。这种思潮,在清朝灭亡后达到顶点,甚至,很多当时的大贤都提倡彻底用罗马文字而不用汉字,而这一切的始发点,就是第一次鸦片战争。</p>

英国几乎是以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就打的疆域广大人品众多常备兵达八十万的清朝大败亏输,如果说虎门与广州的战役还算是小规模战斗,而大清也没有动员全国的力量的话,等到了浙江镇海一役,三总兵战死几千兵马死伤,而英国连皮毛也没伤,后来英军动员到了四千人左右,而清朝也出动了宗室为将军领两万大军与敌决战,而战事最后的结果还是清朝大败,直到连镇江也被人占领,城内两千八旗兵全部殉国。</p>

这么一来,英军的战斗力就被世人所知,甚至,被大大的强加了。</p>

不过此时左宝贵看到的英军士兵显然也不那么精锐,他们的队列并不完全能发挥出手中火枪的威力,而且这一小队十几个人的英军中居然还有一小半没有准备好他们手中的武器,同时脸上还带着慌乱的表情。</p>

这样的表现当然远远称不上是天下无敌,而且也说不上是精锐之师的表现。淮安成立已经四年,这四年来几乎没有断过战争,左宝贵几乎是从一个小卒爬到现在的高位,除了现在的中原大战他没有参加外,淮军的每一次战争他都几乎参加过了,所以在他的眼中,眼前这一队英军的表现自然就不那么尽如人意,甚至是远远不合格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