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中流砥柱 (217)镇之以静(1 / 2)

 这两江提督之设,算是后世大军区之辈,张华轩现在并未考虑及此,随着丁宝桢话头随意想了一下,总觉得现在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p>

左宝贵算是不错,不过让他统领整个两江的内镇军务,总是为时尚早。而其余将领,也不能尽然放心,虽不至于有尾大不掉之患,不过三省防务交托一人,暂且还真是没有合适的人选。</p>

这个又不是清廷的提督,淮军的内地军镇慢慢要扩张实力,才能名符其实,而疆域分化而设提督,张华轩还要细想。</p>

当下只能敷衍丁宝桢道:“这件事操切不得,况且淮军野战获胜更加重要,内镇的事是万世法,却并不足以在此时有什么奇效,不必这么着急。”</p>

丁宝桢也知是理,当下也没有旁的话可说,两人索性闲谈,因适才提起人才的事,张华轩先笑道:“张之洞这一次算是被我整治的不轻。”</p>

丁宝桢也笑,他自己就是翰林出身,张之洞现在还没有中进士,那点子名士脾气在他眼里算不得什么,只是私底说起来,总归是孔门一脉,需要有些照应才是:“张孝达这一番历练也算足够了,可怜他瘦皮猴子一样的身形,居然跟着中军镇一路厮杀,河南战事一了,还是让他做文职罢?”</p>

两人想想张之洞的瘦弱身材,再加上走路时没有正形的模样,怪不得有人以猴相来称谓,都是摇头而笑。</p>

“确实,孝达做淮军将领是难了些,也太恶作剧。况且我也只是磨磨他的脾性,将来,还是会让他做清要官,他的脾气,摆脱不了名士架子,这一番见了真章,以后做事会有通盘的考虑,让他在地方屈才了,还是到中枢襄赞枢务的好。”</p>

张华轩心里可是清楚,张之洞这个人敢于任事,这一番历练出来,怕是胆子更大。具体如何他还不清楚,可不敢把这个人放在督抚的位置上,这个人在湖北的时候号称屠伯,用的银子如同泥沙一般,所营建的事业,十之八九都是好大喜功,全无成效,让这样的人到地方任亲民官,他还没有这个胆子。</p>

丁宝桢也不觉得张之洞适合担任地方封疆,所以并无话说,两人又随意闲聊片刻,出得州城热闹所在,到达海州州衙正门前,方始落轿。</p>

适才在新城之内,张华轩举目看去,尽是高楼幢幢,一时间竟有时空错乱之感,淮安虽然也有不少楼房,不过中西各半,倒是与张华轩记忆中的上海类似,而海州这里,却是绝然不同,令得他感慨万分。</p>

落轿之后,周攀龙等州衙官员上前迎接,自海州开港以来,张华轩倒是头一回至此,放眼看去,给周攀龙配给的全是在淮安千锤百炼过的精英,想来此人治政只要不多生事端,自然就水到渠成。</p>

一两年后,求是学堂的学生毕业之后,各地督抚州县都会有大量得用的人才,做起事来,要比以前更加顺手。</p>

他脑子里想的这些,而眼前这些州县官员们却是另外的想法和表情。外海与要塞那里还在打炮,虽然不及早晨时密集,不过炮声不停,各人的心都是七上八下,慌乱不堪。</p>

而且当时的官员,无论如何也做不到真的亲民,这一天下来,州衙请内卫和令警察部到处查看,发觉州境内百姓们都惶惶不安,不少人都带着锄头叉把菜刀这样的武器,这样的情形类似于暴乱,在这些官员的眼里,算是内外交迫,外有强敌,内有暴民,万一有什么变故,就会把在场的大人老爷们压的粉碎。</p>

倒是此时看到张华轩神情轻松,各人的心思不免得也为之一变。眼前这位爷二十出头就成了事,手绾兵符每战必胜,虽然不是当真上阵的武将,没有那种温酒斩颜良的武功,不过就淮军的战绩来说也很难与这位大帅脱离干系,既然现在要登九五大位的大帅都这么形若无事的在海州这里,想来海州的事,也并不相干。</p>

这么着一想,不少官员都回过味道来,纷纷上前请安。</p>

张华轩拿眼一看,却见自己的小舅子翁同和也在这人群之内。他略一思索,便想起翁同和这一年多来勤勉做事,那学习政务的差使早就革了,阎敬铭做事不问派系,也不管各人与张华轩关系如何,前一阵委了翁同和东海县的差使,海州原本是直隶州,兵荒马乱的也没有改制,按说以今日海州管辖八个县的范围,早就能升级成府了。</p>

当着这么多人,倒也不必与翁同和多假辞色,当下只拉了周攀龙的手笑道:“海州这里,怕是还要乱一阵子,一切倚仗。”</p>

</p>

周攀龙知道他只等战事一结束就会离开,不会多呆,这时候说的话当然是慰勉的意思,于是也打起精神,回道:“蒙大帅垂爱委以州府之任,这原本就是下官的职责所在,不敢言辛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