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十一章 职业军队(2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一两年就可以还完了。”

既然苏子朋都这么说了,想来早已有了妥当安排,李乙丑也就没有了任何顾虑,准备去往隆丰号去借钱。

苏子朋想的只是先把银钱弄出来,至于说还钱嘛……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要还。

一两年之后连崇祯皇帝都没有了,谁还在乎什么秉笔大太监?现如今的隆丰号钱庄,在苏子朋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人看来,完全就是一只肥的流油的大肥猪,先占点便宜再说。到时候说不准还要一刀把这头肥猪给宰了连皮带骨的吞下去呢。

明末的风起云涌势必要颠覆很多旧有势力,怎样趁着这个机会让李乙丑发展壮大才是苏子朋最关心的问题。无意中发现了“隆丰”号这头肥猪之后,苏子朋马上就敏锐的意识到这是一个很不错的赚钱渠道。

既然能从“隆丰”号这头肥猪的身上刮下油水来,想来淮扬一带的肥猪应该还有不少吧。

在未来的几天时间里,在苏子朋的授意之下,李乙丑把扬州附近的大钱庄、大银号和几个规模不小的当铺全部写在纸上,连他们背后的势力都写的清清楚楚。

苏子朋从中挑选出好几家来,列出名单让李乙丑去借钱。

在“隆丰”“聚德”等大钱庄大银号的眼中,李乙丑这样的绝对是优质“客户”。

本人就是城西铁器厂的拥有者,手下也纠集了一批颇有些实力的盐贩子,拥有偿还欠银的能力。而且李乙丑本人和他手下的盐贩子们早已经洗白,摇身一变成为朝廷任命的民练头领。现如今这世道,只要披上一身官皮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捞钱,就可以拥有无数赚钱的门道。虽说李乙丑只是个民练的指挥使,不可以刮地皮吃空饷,但却可以贩卖军中职位。随随便便卖一些八品九品的官身告书出去,就有无数白花花的银子进账。

曹公公的钱庄,还从来没有发生过借钱不还的事情,谅那个五品的民练头子李乙丑也不敢动这样的心思。

在以城西铁器厂为质押的前提之下,并没有费太大的力气,李乙丑就分别从七家银号钱庄中借贷来了五万多两银子。其中隆丰号是大头,总共出了一万五千两。

手里有了钱,事情就好办了。

经过层层选拔,过了立秋之后,淮扬民练已经扩充到七百的规模,并且拥有两百多匹骡马,一百四十多辆车具。

按照“灶君大神”的指示,本是应该建立一支骑兵队伍的,奈何这年头的战马实在金贵,而且价格高的吓死人,拼凑了好几个月,才有了二十多匹战马。至于说骑兵……勉强有几十个能够骑在马上不掉下来的民勇,凑合着也可以算做是“骑兵”了。

一匹战马的价格可以买三四匹挽马,而且饲养战马的成本非常高,就算是找到更多的战马,李乙丑也根本养不起骑兵,所以只能在步卒身上打主意。

尽可能的武装那七百多个步卒,除了那十几个盐贩子出身的“百户”大人拥有一件半身甲之外,其他的步兵只能穿布甲。

就算是非常简陋的步甲,目前也只有两百多件。按照苏子朋的看法,这样的一群人根本就不能算是军队,最多只能勉强称之为:武装平民。

这段时间以来,这些被二十一世纪的苏子朋称为“武装平民”的大明民练一直都没有开始正式的实械战斗操训,而是坚持在做体能训练和队型演练,还有每天一次的格斗训练。

跑步、负重跑步、长途奔跑,结队奔跑,仿佛跑步就是最基本的训练方式。除此之外就是以每十人为一小组,手持削尖的木棍互相捅刺。

即便是这么简陋原始的训练,也让文秀之和孙启功这两位“监军”大人目瞪口呆,不住的大呼“强兵”。

按照大明朝的练兵制度,只要达到三操两会就算是合格的战兵了。

每个月结阵三次,训练两次拼杀,一个月的时间当中只有五天是在练兵。但大明朝绝大多数军队都不可能达到这样的“强度”,当兵好几年没有训练过已经成为常态,甚至有很多士卒很不就不知道自己的长官是谁。出现这种匪夷所思的局面主要还是因为没钱,而且军官也懒得去那么做。

士卒训练是要加饷的,油盐钱、武练银,兵刃器械要修理,战马挽具要更换,要是出动的话还有开拔银子,吃空饷喝兵血都不够呢,谁拿出那么多钱来训练士卒。

在文秀之和孙启功这两个文官看来,象李乙丑这样每天坚持训练至少三个时辰的军队,简直就可以算是天兵天将了。尤其是士卒的伙食,每天都有两顿干饭,夜间训练还有加餐,一个个吃的身强体壮,光从卖相说来看,这支粗具规模的民练就比大明各处卫所的镇兵还强很多倍。

李乙丑并不知兵,更不懂得练兵之法,但是他手中掌握着苏子朋亲自编撰的《练兵纪要》,什么都不必想,只要严格按照《练兵纪要》上说的去做就可以了。

这样的做法能不能练出一支可堪一战的军队,李乙丑心里也没底。但是他很清楚这支民练和大明官军的区别。

苏子朋早就说过了,这支民练要成为职业军队。

什么叫职业军队?或许就是专门打仗的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