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第四十四章 上门提亲(2 / 2)

遥控大明 短头发 0 字 2022-05-17

前些年李家的光景确实不怎么样,这两年来却闪电般崛起,官职一升再升,据说是因为李乙丑的造化好,得了神仙的眷顾,所以才在短短的两年之内成为朝廷命官。

虽然官场上很少有人把淮扬民练当成是真正的军队,但是对于不明底细的小民百姓而言,李乙丑这种掌兵的武官已经可以笼统的称呼为“将军”了。

李乙丑李大将军居然看上了自家那个其貌不扬的翠儿?荣六指已经懵了,有种如在梦中的虚幻感受。过了好半天才喃喃的说道:“李乙……李大老爷怎会看上我家翠儿哩?”

荣家人的反应早在文秀之的预料当中,脸上挂着文人特有的那种微笑:“据我所知,令千金与李指挥自幼熟识,如今俱已到了婚嫁年岁,所以文某才主动请缨做一回牵红线的月下老人。不知荣掌柜意下如何?”

“这……我家小门小户,只怕高攀不起……”

所谓的高攀不起,乍一听好像是拒绝了,不过看荣掌柜的脸色,肯定早已允的不能再允了。

对于卖香油的荣六指而言,能把女儿嫁给李乙丑这种当官的,也算是一步登天了,怎能不允?

“说甚么高攀不高攀?令千金与李指挥青梅竹马,若是结为佳偶,也是一段佳话。”熟读经史遍阅子集的文秀之笑呵呵的讲了几段历史上有名的青梅竹马的故事,再次催问道:“事情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荣掌柜是怎么个意思?允是不允只需一句话,我也好给李指挥回话。”

“我……”容六指刚要说出那个“允”字,忽然想到什么似的,很小心的问道:“翰林老爷,李乙……李将军看上了我家翠儿,不会是要娶过门去做小的吧?”

很多大户在人家,在娶妻之前会先纳妾,虽然法理上有些说不通,但社会风气如此。尤其是那些富贵人家的老爷少爷们,若是看上了哪个贫寒之家的闺女,就会先娶过去做小妾,这也是很常见的事情。

荣家和李乙丑的地位相差太过于悬殊,所以荣六指才会有此一问。

好似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般,文秀之的脸色顿时就变得很难看,让荣六指愈发的忐忑起来,不过这位文翰林说出来的话却让他欣喜万分:“纳妾?若是纳妾的话,随随便便喊一个穿红鞋的媒婆子过来即可,又何需文某亲自登门提亲?平白污了文某的名声!文某所提的亲事,乃是明媒正娶的正室夫人,荣掌柜切莫会错了意思。”

文秀之乃是堂堂的翰林学士,至少从名义上来看,比李乙丑本人要清贵的多。翰林学士保媒,自然是正室夫人,万万没有纳妾做小的道理。

知道了不是做小,而是要成为堂堂正正的李夫人之后,荣六指愈发的高兴起来,连告罪的时候脸上都带着笑呢:“小民愚笨不明事理,翰林老爷莫怪。难得李将军垂青小女,又有翰林老爷保媒,小人自然是一千个愿意一万个愿意。只是尚需征求一下小女的心意……”

古代的男女婚事,最重的父母之名媒妁之言,作为婚姻当事人的年轻男女反而没有什么发言权。既然荣六指本人已经同意了这门亲事,基本上就算是成了。至于他说的“征求一下女儿的意思”,不过是一句遮脸的客套话而已。

连当爹的都同意了,荣翠儿本人同意还是不同意其实已经不怎么重要了。

事情说到这种地步,这本亲事已经成了八成,和文秀之想象当中的一样顺利。

摸出一柄燕回头的嵌玉金钗,还有一串珍珠链子放在桌上,笑呵呵的说道:“初次相见,本该备些厚礼,奈何来时仓促,只略略备了两样薄礼……”

这两样东西当然是给荣翠儿的,所谓的见面礼其实就是定礼,表示已经定下了这门亲事。

荣六指当然明白这一层意思,略略客套了几句就把礼物收了。

“荣掌柜可否把令爱的生辰八字交给我了?”

“要的,要的,”赶紧把女儿的生辰八字告诉给了文秀之。

看着荣翠儿的生辰八字,文秀之不住的微笑:“令爱真是好命格,这八字端得是好的不成再好了,正好于李指挥的八字相匹配,若说不是天作之合,文某是万万不信的。”

作为读书人,文秀之本人并不怎么相信命格这种虚无缥缈的说法。既然李乙丑和荣家这种小门小户结亲非常符合他的利益,就算荣翠儿的八字不好,他也能买通几个神棍,将这门亲事说成是八字匹配珠联璧合的上好亲事。

完全可以想象得到,下一步就要请吉、纳礼,然后就可以正式的定亲下婚书了。

又是一番客套之后,文秀之带着荣翠儿的生辰八字离开了香油铺子。

文秀之前脚刚走,在前厅后面偷听了许久的那些叔伯兄弟子侄晚辈齐齐涌了进来。乱糟糟的向荣六指道贺恭喜:

“叔儿,您老真是好造化。”

“我早就看咱家翠儿是个命好造化大的丫头,原以为寻个吃饱穿暖的好人家就已经算是不错了。想不到居然能嫁给李大将军做官太太……”

“难得是那李大将军主动上门提亲,还是堂堂的翰林学士保媒。咱们荣家也要风光一回了。”

“快把翠丫头唤过来,让她也高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