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市蜃楼(1 / 2)

入地眼 君不贱 0 字 2022-06-16

 我们一鼓作气爬上红白山最高的地方,站在山崖边俯视,皎洁的月光中,那些规则的石条拼凑出一个图案,而且还是一个我们极为熟悉的图案。

只不过比我们以往看见的要巨大太多。

一条庞大的羽龙被镶嵌在沙海之中,我们即便站在最高的山巅也无法看清这条羽龙的全貌,只不过我们对这条双翅飞龙太过熟悉,从羽翅的纹路就已经可以辨认出来。

所有人都没有发出声音,呆滞的望着山下,应该都是被下面的羽龙所震惊,这条羽龙静埋黄沙之下千年,仰望天际像是随时准备展翅高飞,这是凌璇留下的标示,万象神宫就在这条巨大的羽龙下面。

不过如今我却抬着头往下夜空,我们如今所在的位置,是红白山最高的地方,站在这里都无法看清楚整条羽龙,可让我吃惊的是,下面这条由石条拼凑出来的羽龙,神形兼备栩栩如生。

我从脖子上取下项链,茫然的看着里面羽龙的图案,脑海中充满了无法解释的迷惑,山下的巨大羽龙任何一个细节都和我项链中的如出一辙,项链中的羽龙图案亦如是下面那条巨龙的缩影,而且分毫不差。

可是……

凌璇是怎么修建出这条巨大的羽龙?

在没有参照物的情况下,要拼凑如此庞大的图案,需要极其精密的仪器测量方位,稍一不慎修建出来的东西会严重变形失真,可我们看见的这条羽龙却完整的无可挑剔。

这还不是让我最迷惑的地方,凌璇修建万象神宫是为了隐藏三条龙脉,可为什么要在万象神宫上修建巨大的羽龙呢,这东西即便是修建出来,也没有人能看见全貌。

“下来!”将军和白近都没有跟我们上山,他们这年纪已经经不起来回上下的折腾,他在下面急促的喊声打断了我的思绪,看到他在下面不断挥手,动作很焦急。

我们连忙下山,发现卓明风还站在斜谷中间的石台前:“想看风景,你们日后再来,我没时间陪你们消磨。”

卓明风的声音拒人于千里之外,他头也不回独自沿着石条往前走,他闪开身后我看见石台,被我们开启的连山易机关,如今又开始没有规律的转动,刚才还停歇的风又在呼啸。

宫爵一脸警觉说,看来被开启的机关持续不了多次时间,突如其来的龙卷风能吹开黄沙,同样也能再一次淹没这里,必须在下一次机关关闭之前找到入口。

我们立刻整理行囊,跟着白近他们的人身后快步向石条拼凑的羽龙中心位置走去,我以项链中的羽龙图案为参照,大致能在一望无垠的沙海中,根据脚下的石条纹路对比方位。

大约走了两个多小时后,在月色下叶知秋欣喜的指着前方:“看,你们快看!”

在我们脚下若隐若现出现被黄沙覆盖的石路,宽敞而笔直,每一块上面有雕刻入微的纹饰,如同波浪一般,可若是站在高处俯视,就会发现,这其实是羽龙身上的龙鳞,我们已经接近羽龙最中心的位置。

在叶知秋的欢呼雀跃中,前方出现一道高耸的城墙,我们甚至能看见上面巍峨的城楼,那时唐代典型的山门建筑,看到这道有一半被黄沙淹没的高墙,我心里暗暗长松一口气,我们终于找到了万象神宫。

在石路的两侧,有林立的石像,造型是形态各异的八部天龙,因为一直被黄沙掩盖,历经千年依旧(www.hao8.net)保持完好,有明显的唐代雕刻特定,线条细腻纹饰精美,神态传神入木三分。

这些面露忿怒(www.ibxx.com)相的八部天龙,神情威严肃穆,屹立在此任凭岁月沧桑仍然守护着大漠深处这座旷世的宫殿。

这也吻合步东远的讲述,凌璇在这里修建万象神宫时,动用了周围各国大量的人力,她是借助这些人对佛教的信奉,或许在千年前那些参与修建的人心目中,他们坚信自己真是在修一座西方诸圣的天国。

走到这里,除了喜悦之外,每个人的表情各有不同,我看见白近脸上有彷徨的执着,他和将军一样,不是会说谎的人,吸引他到这里的并非财富,而是有生之年最后的遗憾,这样的人心里永远都充满了不屈的信念,这远比金银更重要。

而白近带来的那些人的眼里,我却看见了贪婪和**,这样的眼神其实田鸡也有,不过田鸡远比他们要干净的多,有时候我很好奇,始终不明白田鸡明明忠义无双,像这样性格的人应该对金银很淡泊才对,可他偏偏却是爱财如命。

而且田鸡贪图财富又不是为了享乐,仅仅是想给他父亲证明,而对于他父亲,那是田鸡在我们面前唯一没有明言的事,他似乎在刻意回避和他家人有关的一切。

剩下的卓明风依旧(www.hao8.net)一脸冷漠,即便到了这里,我也没在他脸上看出丝毫兴奋,将军一直都是心急如焚,他心里始终惦记叶九卿的安危。

距离在沙海中横空出世的城墙越来越近,忽然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慨,我们又发现一处不为人知,却足以引起轰动震惊天下的遗迹,一路走到现在,从认识宫爵那一刻开始,似乎注定我惊心动魄却波澜壮阔的人生。

只希望……

“我这儿先求你们了,这一次各位高抬贵手,千万别再把万象神宫给毁了。”田鸡显得有些紧张,用近乎于哀求的声音对我们说。

我和宫爵都笑了,回想起来我们好像真是走到哪里毁到哪里,只希望这一次别再重蹈覆辙,毕竟千年前的恢宏建筑,糟蹋在我们手里挺可惜的,何况身边还跟着叶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