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faster统治下的互联网(2 / 2)

科技尽头 一桶布丁 0 字 2023-01-15

还是以影音为例,大善人们可以在上传时就限定只在软件内共享他所推荐的某几部电影,这代表着他愿意为所有通过faster平台观看这些电影的用户付费;同样这些大善人还能规定只有受到他邀请的用户才能下载他上传的软件,这大概相当于为亲友贡献这些费用;又或者分享软件的大善人们直接在平台发布任务,只有完成了任务的用户才能下载自家的软件……

这一系列手段让整个faster的平台变得空前活跃。

互联网的共享精神算是被思科玩的明明白白。

如果以为网络上分享软件的大善人很少那就错的离谱了,恰好相反,在faster的软件共享区,这种善人多到让人发指。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但每天都有数以万计抱有各种目的的玩家加入到分享者的行列。这也意味着数以万计的各类软件在分享区出现。

在搭配上faster上不比谷歌弱的搜索功能,那些不愿意在网络平台上花钱的用户,只要花点耐心跟时间,几乎能在软件分享平台淘到所有被人免费分享的各种正版资源。

就这样一个几乎没人觉得自己吃亏的大型资源分享平台已经初见雏形。

当然想要接入faster可没那么简单,并不是什么系统都能介入。

到目前为止手机端faster只为苹果的ios跟有为的鸿蒙系统提供官方的接口,电脑端则只对ios、鸿蒙跟windows提供相应的接口。

这也直接导致使用其他系统的手机跟电脑都无法参与到这场盛宴当中。

包括三星在内的其他品牌手机,尤其是华夏品牌的手机之所以还能在国外有一定销路,基本都是靠足够低廉的价格,以及主动帮助用户刷成鸿蒙系统接入faster平台。

当然faster平台的利润并不是都归思科所有的,包括脸书、推特、谷歌等等多家公司以及依托着平台的诸多家各类资源提供商都能从中分润利润。即便如此faster资源共享平台在建立的这短短一年内也没少被诉讼。

比如虽然为faster平台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但谷歌这一年针对思科faster平台提起的诉讼就有多达五起,同样脸书跟推特也各自起诉faster平台三起。

从后台数据不透明,到各类推荐资源算法不透明,总之这个平台明显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很多人已经看到了互联网资源集中垄断的趋势,但却又无可奈何。

说白了,faster平台的成功,本身是依托于faster软件的,大概可以理解为依托于人工智能对互联网资源的整合。大家最先看中的并不是那些资源,因为互联网上有太多的资源获取渠道。

但是当人们开始习惯于使用faster,就根本无法离开这个平台了。

毕竟自主编程几乎相当于可以完全脱离那些开发者的桎梏,让程序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运行,比如最重要的,可以做到完全没有广告。或者说让巨型广告商们广告的投放成本变得更高了,这大概也是谷歌、推特、脸熟一直在告平台的原因。

毕竟faster平台月活用户的高涨,是真的建立吸这些大公司广告联盟血之上的。

很多客户已经开始探索利用faster平台来绕过中间商赚差价。

比如在软件共享平台上当大善人。

只需要提供能够免费使用或者观看的各类热门资源的软件,但给出的限制条件是浏览自家的广告,这样本该是谷歌、推特、脸书这种大型社交平台的广告费用就直接被faster平台笑纳了。

甚至包括自家想要打的广告也需要这一步。

如果不是经过谈判,谷歌账号也能一键登录faster平台,两家估计能直接打起来。

当然现在的faster资源共享平台如何发展依然在探索中,作为一个一年时间月活人数已经达到26亿的超级平台,任何一点改变都可能引发极大的动荡,更别说还有无数人垂涎着faster资源平台的用户量。

要知道这还是华夏这个庞大的移动互联市场还没接入到平台的数据。

从各大手机厂商,到谷歌、高通、微软这样的硬软件提供商,都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了希望能提供更多接口的态度。

除此之外,国内的各大软件提供商,广告商也都在旁敲侧击faster什么时候会在华夏上市。毕竟一旦faster软件在华夏上市,就意味着相关的分享平台也会在对内容进行审核后开始运营。这也意味着整个互联网运营跟变现逻辑的改变。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问题,最好的回答对象其实是宁孑。

但当这些人根本找不到宁孑的时候,便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从燕北体大这边获取口风。

所以可想而知作为faster软件的提供者——燕北体大计算机科学院可以想象这一年里有多热闹。

可以说这个时代可以想到的互联网名人们,几乎都是排着队来体大计科院做各类演讲,当然这些名人大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目的大概就是做完演讲之后最好能跟宁孑见上一面,打探些消息。

当然大多数情况下,宁孑是根本见不到的。

但也不能说体大这边太过怠慢了,毕竟作为校长,在接待这块还是拿捏的很到位的。每每有这种活动,只要他在学校都会亲自出面接待,给足来访者面子,觥筹交错间往往还能要些好处。

毕竟这些互联网名人大都是有数的富豪,经营的互联网企业都是各自业内翘楚。

甚至这些都已经是流水线作业了。

对于体大的学子而言,这种事情让他们更真切的感知到了,当年宁孑说他们的眼界会在这里变得开阔是什么意思。

毕竟这些互联网大老见得多了,便也觉得不太值钱了。

最初有大老来宣讲,学生们都还很激动,早早的去占位置,准备各种问题,到了后来,体大的孩子们都开始挑名人的影响力以及安排讲座的时间了,如果影响力不那么大,或者安排在周末的演讲,甚至必须要导员提出各种要求,甚至拿平时成绩做威胁,才能勉强把礼堂坐满人。

这大概就是二零一九燕北体大的牌面,名人宣讲不是新闻,有哪位大老来宣讲,能让礼堂里三层外三层的堆满人那才能叫新闻。

当然今天这张照片注定也会是个大新闻。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