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长谈(2 / 2)

“那是当然那是当然。”尤老爷高高地仰起了头笑着说道。

………………………………………

“邓大人皇上也救出来了行朝基本安然无恙这回咱们总该放心了吧?”谢枋得举杯敬酒道。

“是啊!咱们几个可是多年不曾聚在一起等文天祥、6秀夫他们到了泉州咱们再举杯畅饮。”已经回到泉州准备迎接朝廷与许汉青的陈复文也举杯道。

“好啊!行朝到了泉州总算有了个安全所在不再四处飘泊来咱们喝一杯。”邓光荐笑着说道。

“许大人真是用兵奇才啊!当时出兵崖山时连我也不曾想到凭借百多艘战舰会取得如此大胜这下子北元水师主力尽丧福建路再无后顾之忧了。”陈复文放下酒杯微笑着说道。

“天佑我大宋天佑我大宋百姓啊!”谢枋得点头道。

“陈兄是不是该劝劝镇闽侯了如今朝廷来到福建路他切不可一意孤行树敌太多啊即便镇闽侯功高盖世恐怕也难挡众口铄金吧。”邓光荐郑重地对陈复文说道。

“劝他什么?”陈复文调侃地说道“劝他自解兵权激流勇退夹着尾巴活下半辈子。还是劝他废了新政重新采用那一套已经被证明不行了的传统。”

“话不是这么说皇上在朝廷在自然不能由着他一个做臣子的胡来。”邓光荐不悦地说道。

“邓大人哪!”陈复文放慢了语气缓缓说道:“你们都不了解许汉青陈某不才随着他坎坎坷坷走过了这几年许汉青其实并不象你们想的那样是打着民族大义之旗谋个人私利的国贼。你们百般猜忌屡次逼迫反倒会适得其反让他真的走上这条路。”

“外界传闻许大人得神仙所授其实也不为虚且不说那些个克敌利器先说说他的各种想法和所实施的新政乍看起来离经叛道可却又是那么得人心行之有效不然他凭什么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凝聚起散乱的人心将福建路打造得铁板一样。”

“让他自解兵权谁又能指挥得动光复军的那些骄兵悍将谁又能有那样的文韬武略能够担负起驱除鞑虏光复河山的重任。”

“许汉青曾对我说过等万事俱定他要率领家人与亲信部属乘坐海船到极远极远的地方那里富饶美丽他要打下一个疆域不小于大宋的国家来。”

“万事俱定?是不是把蒙古人赶出中原光复华夏山河?然后他还政于皇上到那时候皇上也长大了倒也不错吗。”谢枋得在一旁插口道。

“许汉青外表随和内心却坚定无比邓大人还请你劝劝朝廷诸公不要因为新政与大宋传统不符便横加指责多想想多看看那些新政是否有利于国家有利于百姓不要抱着那些圣人之言儒家经典不放。”陈复文继续说道。

“前些日子随邓大人来的那些朝廷官员闹来闹去又得到了些什么?地方官员不还是按照福建路的规矩才能任职吗?如今镇闽侯出兵广南东路可不是打一打就撤回来了陈吊眼打下一地我便要派一个官员前去治理看来镇闽侯是打着长久占领的念头等光复军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安排的官员也越来越多朝廷官员难道就这样呆在馆驿里与许汉青耗着吗?呵呵不知道最后得益的到底是谁?”陈复文笑着喝酒。

“谨受教邓某回去后就安排那些官员去政务学堂学习一切按福建路的规矩来办。”邓光荐沉思片刻拱手谢道。

“我有的时候也琢磨不透许汉青的想法有些东西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来的他有一次跟我说要让这个国家与民族摆脱可悲的轮回让国家永远强大国人永远扬眉吐气不受外人欺侮。”陈复文望着窗外幽幽地说道。

“可悲的轮回?”邓光荐不解地问道。

“他大概说的是历朝历代都是由明君始昏君终伴着杀戮与血腥改朝换代吧?”谢枋得放下酒杯思索着答道。

“难哪!”邓光荐摇头道“志向虽然远大邓某却想不出他有什么办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是正常的天道轮回。”

“我相信他支持他也请邓大人与朝廷诸公不要刁难、阻挠。”陈复文回过头来正色说道“况且现在也没有人能够挡住他前进的脚步实力决定一切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阴谋都是苍白无力。还请朝廷诸公三思而行切不可把许汉青逼到绝路上。难道他们真认为许汉青拿他们没办法那就大错特错了。”

“他要如何对待我们?”邓光荐立刻紧张起来。

“呵呵许汉青让快船送来战报的时候也给我写了一封信虽然他说不会因为政见不合而沾上同胞的鲜血但他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陈复文笑着说道“如果诸位铁了心与他做对按信中的意思我估计他就准备将诸位软禁起来每天派人给你们上课让你们好好学习深刻反省思想不转变过来不给自由。”

“那皇上呢?他连皇上也敢软禁吗?”邓光荐气呼呼地问道。

“皇上还小自然不会受此待遇。许汉青已经贵为帝师他准备将心中所学倾囊相授教导出一个与众不同的皇帝。”陈复文安慰道。

“哼那些乌七八糟的东西会把皇上教坏的。”邓光荐急道“我要上奏朝廷再为皇上选一位德高望重、学问深厚的老师可不能让皇上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