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会商大计(2 / 2)

太仆祭肜,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拜辽东太守。时匈奴、乌桓、鲜卑多次入塞骚扰,祭肜在辽东二十八年,诸夷震惊归降,祭肜名震塞外。西从武威,东到玄菟及乐浪,乌桓、鲜卑都来归顺,北塞近三十年再无战乱。</p>

虎贲中郎将马廖,乃大汉伏波将军马援长子,明德马皇后长兄,官拜羽林左监。下博侯刘张,乃光武帝刘秀之兄刘縯嫡孙,齐炀王刘石之弟,大汉帝国名将,一直镇守着塞北边陲。</p>

找到一条在不伤筋动骨、不动摇国本的情况下,确保击败北匈奴帝国的可靠之策,这确实是一道难题。但在这几位大人物面前,再大的难题也会迎刃而解。</p>

早在永平十二年(公元70年)五月,当时北匈奴“国师”曾精心设计了“使节案”,栽赃窦固勾连北匈奴。此案当时即震动朝野,数十名列侯、功臣之后、朝廷重臣一齐参了窦固一本,差点除去窦固这个汉军主将。而就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五月,窦固便在北军大营内定下“断足倾鼎”国策!</p>

当时他算定,只要派一将率万余汉军精兵出击涿邪山北匈奴皋林部,他再自握有五千精兵并辅以胡骑万余,自莫贺延碛大沙漠隐秘出白山,定可先破北匈奴白山呼衍部,再破左鹿蠡王部,然后夺取车师前后国,在伊吾和车师建据点,设戊已校尉府,进而将为全面夺取西域奠定胜势!</p>

左贤王优留、白山呼衍部和燕然山左鹿蠡王部、单于本部,这三支力量是支撑北匈奴这只邪恶大鼎的三只足。斩断其最重要一足,则此鼎必倾!</p>

绝秘会商数日,“断足倾鼎”国策进一步完善了起来,将帅们统一了意见。邓训是皇帝身边的人,他及时通报会商进展,于是汉明帝参加了会议。战略家耿秉作为出征北匈奴的主战派代表,将会商结果向皇帝进行了禀报:</p>

“皇上,臣等会商以为,昔匈奴有众部落相助,势力强大,蛮族多依附。故武帝征河西、漠北,始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收居延、朔方后,匈奴失漠南富饶牧场和养兵之地,羌、胡关系已绝,且西域依附汉朝。故呼韩邪单于(注:即南匈奴单于比)归属大汉,乃为当时情势所趋。”</p>

“今北匈奴退居漠北,南与南匈奴、东与东胡争持不决,北有丁零,亦表面臣服。北匈奴困于漠北,且连年旱灾、蝗灾,牛羊死亡无数,但仍有生口数十万,能战之兵十数万人。以汉军之力,虽举国而上,因漠北地域广大,未必能寻单于一战。即便能与战且败其兵,然亦不足以灭其国!”</p>

“今匈奴能与汉抗衡者,惟据有西域之白山呼衍部。与其劳师远征,不如断西域之给,即欲灭匈奴必先取西域。故窦将军定‘断足倾鼎’国策,臣等会商多日,以为此策为上上之选。具体方略为,以汉军一部隐秘出西域,攻白山,取伊吾,下车师,并遣使者使乌孙等国,再断匈奴右臂。北匈奴左臂即断,则吾可径取西域,且漠北大门已洞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