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玉虚山(2 / 2)

女侠且慢 关关公子 0 字 10个月前

等到从山道走出,汇入前往主峰的大道,路上行人就逐渐多了起来,有大户人家的夫人小姐,也有穿着朴素的寻常百姓。</p>

太后娘娘以寻常人的身份过来,自然没有自报家门,让玉虚山的道长过来迎接,马车抵达玉虚山脚下的小镇子后,四人就停下马车,徒步往山上行去。</p>

太后娘娘虽然看起来弱不禁风,但将门出身,有功夫底子,近几个月怕拖夜惊堂后腿,私下里也在勤学苦练,登个山倒是不费劲儿,路上还在摆摊的小贩那里,买了些太平无事牌、平安符等纪念品。</p>

夜惊堂很少去道观寺庙烧香拜佛,扛着鸟鸟行走间,注意力主要放在过往江湖人身上。</p>

玉虚山在民间是最有名的道观,而放在江湖人心中,那就是和千佛寺、官城齐名的大魏三大江湖圣地。</p>

寻常江湖势力还接踢馆,而玉虚山这种地方,肯定是踢不动了,江湖人跑来这里,大多是找高人开导指点。</p>

当然,也不乏江湖散人,来这里进修深造,上山的时候,时而能看到荒山野岭间的草庐,以及在悬崖、孤石上打坐的江湖客。</p>

夜惊堂瞧见此景,好奇道:</p>

“玉虚山还教人武艺?”</p>

水儿回到了山上,可能是怕被认出来,还弄了个帷帽戴在头上,走在太后娘娘身后,解释道:</p>

“修行一道,修心为上,修力为下。寻常武夫一辈子要经历的坎坷太多,又不受律法管束,稍有不慎就会坠入魔道,只有心智坚韧的武夫,才能走到最后。</p>

“玉虚山不教武艺,但山上的几位师兄,劝人向善、指点迷津的本事还是有,所以来拜访的人自然也多,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听得懂。</p>

“记得前朝时,有个叫吴胜邪的秀才,年年科举不中,跑来玉虚山住了一段时间,找当时的一位道长开导,道长告诫他‘万恶淫为首’,克制欲念清净本心,才能念头通达科举高中。你猜他说什么?”</p>

吴胜邪吴大家,就是《侠女泪》的著作人,夜惊堂人生中的灯塔。</p>

夜惊堂面对这个问题,自然是张口就来:</p>

“要戒色的话,我寒窗苦读考取功名还图个啥?”</p>

璇玑真人微微颔首,眼神赞许:</p>

“你小子终于承认本心了?”</p>

?</p>

夜惊堂站直几分,眼神无奈:</p>

“我只是复述吴大家的话,又没说我自己。吴大家把这段儿还写到书里了,最后好像是老道长气的吹胡子瞪眼,把他撵出了玉虚山,他心有不快,就入了江湖,还把一个道姑勾搭走了……”</p>

璇玑真人见夜惊堂如数家珍,字里行间甚至还对吴胜邪带着几分敬仰,双眸显出三分寒意:</p>

“他一个酸书生,哪有本事勾搭我玉虚山的女子,被撵出门气不过,又没办法,只能写书污蔑玉虚山罢了。侠女泪在玉虚山可是禁书,你最好收敛点,要是被师兄们发现你带着这东西,非把你腿打断。”</p>

夜惊堂到玉虚山来,确实有去参观侠女泪上面写的各种景点的意思,就和太后娘娘去参观红枫湖一样。</p>

不过书他倒是没带在身上,毕竟他倒背如流,根本不用带。</p>

听见水儿这么说,夜惊堂坦然张开胳膊:</p>

“闲时雅好罢了,我岂会整天把那种禁书带在身上……”</p>

“哼~……”</p>

……</p>

太后娘娘被红玉扶着走在前面,听见水儿在训夜惊堂,倒是有点护夫了,回头道:</p>

“你还说他,你不也整天抱着那些乱七八糟的书看。”</p>

璇玑真人对此回应道:“本道是酒色穿肠过,道祖心中留。他是酒色穿肠过,还吃了碗里望着锅里,不一样。”</p>

“叽?”</p>

鸟鸟跑了一路,都快饿懵了,闻言抬起头来左右张望,意思应该是——吃什么?锅在哪里?</p>

四人一鸟如此说说笑笑,下午时上山,等到日落西山时,才走到了山顶的玉虚观外。</p>

此时云层已经到了脚下,抬眼便可见落日映衬下的万里云海,场景倒是颇为壮丽。</p>

璇玑真人终究是玉虚山的师叔,捂得再严实,在道观外一露面,还是被玉虚观的道士认了出来,连忙上前招呼:</p>

“陆师叔,您怎么……”</p>

“回来看看,不必惊动几位师兄,忙自己的即可。”</p>

“哦好……”</p>

璇玑真人叮嘱观里的晚辈不要大张旗鼓后,就带着太后娘娘进入道观,穿廊过栋抵达了金殿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