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8 如此心思缜密(2 / 2)

盛世华唐 步兵长 0 字 2022-10-24

是的,古代是有标点符号来断句读的。古人又不傻,传承这么多年自然会有人想到用特殊符号来断句。

每一个传承久远的家族和势力,差不多都有自己的‘标点符号’。

这种符号只有给自家人使用的书籍上才会有,给外人看的书籍都是普通版。

甚至他们在公开场合还会排斥抨击这种标点符号,认为是对圣贤的不尊重。

从而让市面上就只有不带标点符号,没有断句读的原版书籍。

至于原因,自不用提。

陈景恪使用的断句符号是长孙无忌见过最复杂的,这意味着他背后的师承肯定不简单。

接着他又看起了陈景恪的注释,果然和现在通用版本的解读存在着一些差异。

这还只是局部标注,如果把全文标注出来差异肯定会更大。

再一次证明陈景恪背后有名师,且不是现今大家所熟知的任何一個名家。

可根据调查,陈景恪身边从未有任何疑似人物出现,他也确实从幼儿时无师自通掌握了医术和文字。

莫非真的是仙人入梦?

尽管此事太过不可思议,可除了这个答案长孙无忌实在想不到还有别的可能。

现在他要搞明白的已经不是神仙入梦的真假,而是明珠入怀和老聃入梦的真假。

继续往下翻,发现只标注了三分之一左右,剩下的都是崭新的。

他略微一想就猜到,估计是陈景恪才迁来长安没多久,剩下的还没来得及注释。

把道德经放下,又拿起别的书翻看了一下,发现都是崭新的还带着墨香,就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这么多典籍,第一本注释的就是道德经,在他看来也是另有深意。

很可能陈景恪主修的就是这部书,或者这部书和他的师承有很深的关系。

如果陈景恪知道他的想法,肯定会说,这就是老狐狸的心思吗?果然缜密啊。

尤其是脑补能力更是强大,都省去了我的解释。

他第一本就注释道德经真没有那么复杂,就是对这本书最熟悉。

还是那个原因,为了练习赵孟頫的楷书临摹了不知道多少遍道德经。

写的多了就会想着去了解含义,于是在网上搜了好几个解读版本进行学习。

可惜他并不知道长孙无忌在想什么,见他先是翻看道德经,又接连翻了几本书,就说道:

“这些书都是来长安之后买的,因为时间太短还没来得及读,只有道德经读了有三分之一。”

长孙无忌了然的点头,把手里的论语放下,问道:“这断句的方式倒是挺有新意,不知景恪从何处学得?”

陈景恪回道:“乃是在梦中所学。”

长孙无忌又问道:“对道德经的解读和注释也是如此吗?”

陈景恪点头道:“是的,我一身所学皆是如此。”

长孙无忌转身看着他,从抽出那三页纸道:“这也是梦中所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