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接连震惊的伊稚斜(2 / 2)

若是匈奴人凭借人数优势直接冲阵,那土团乡夫们就结阵迎战,哪怕是被冲开了阵脚,骑兵直接闯入阵中,这些保卫自己家乡的土团乡夫们,也没有丝毫的退缩,或是用戟将匈奴人从马背上拽下来,或者是用环首刀斩马腿,待到匈奴人摔下来,就一拥而上乱刀砍死。

至于说马槊步槊,拒马龙枪,斩马刀等新式武器,李云泽都是装备给了正规军,地方土团乡夫自然是没有。

汉民的激烈抵抗,让伊稚斜大为震撼。

“汉人竟然强悍如斯?!”

这还只是在燕国的一个郡而已,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土团乡夫们就给匈奴人造成了数千人的伤亡,真的是让伊稚斜难以置信。

他甚至有些绝望,这样的汉国,他如何能够战而胜之?期待汉家天子是个沙雕,主动投降?

遍地百姓本就强悍,更何况大汉举国皆兵,男儿只要不是有残疾,基本上曾经服役过并且每年都训练,其作战能力甚至不亚于后世朝代里所谓的精锐。

更何况,他们是在保卫自己的家乡,作战意志极为强烈。

基本上就相当于是在跟决心死战的汉军正规军拼命。

大受震撼的伊稚斜,不再分兵四散出击寻找村落劫掠,而是将兵力集中起来猛攻集镇城池。

这些集镇城池,反倒是比村庄更加容易对付。

居住在集镇城池里的,多是手工业者,长工短工学徒,商贾商贩行商,各家的奴仆以及工匠等。

他们的战斗力与战斗意志,远不如那些农夫。

尤其是大商贾们,更是不愿意拼命,反倒是派人与匈奴人说和,愿意出钱出物资求放过。

伊稚斜对此很是满意,索要一番达到目的后,就会放过这些已经没有了抵抗之心的地方。

这样做,不但不用担心损失,而且还能够达到目的,何乐而不为。

若是所有的汉儿都是如此,那他伊稚斜甚至敢去想入主长安城,做个天单于!

从右北平入渔阳郡,各处劫掠扫荡后,直奔涿郡而去。

伊稚斜认真的计算着时间,确定自己还有十余天的时间可以攻打蓟城。

可就在前往蓟城的路上,他却是接到了刘陵派人送来的紧急讯息。

“什么?汉家的援军已经到上古郡了?”看完文书,伊稚斜震惊不已“这不可能!”

大军出征这种事情,可不是一声令下百万大军就能立马出发的。

就算是汉军在自己国境内行军,可以不用考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事儿,可集中兵力筹备物资安排布置再一路行军千里过来,至少也得月余的功夫,怎么可能来的这么快!

刘陵派来的人表示说,来的援军全都是骑兵,这才让伊稚斜稍稍松了口气。

若是汉家步卒这么快就能赶到燕国,伊稚斜估摸着这辈子都不会再靠近长城了。

可骑兵的话,跑的这么快还是能够理解的。

只不过得知汉军规模之后,他又不淡定了。

‘汉军骑兵大队蜿蜒前行数不胜数,至少万余精骑。’

伊稚斜自己就是擅长骑兵的将领,自然知晓万余精骑在燕国这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是何等可怕的力量。

而且汉军的骑兵之中,还有当初在太原郡打崩了军臣王庭的铁甲骑兵!

伊稚斜从未瞧不起过军臣,自然知晓那支汉家铁甲骑兵的可怕战斗力。

并不是说,骑上一匹马就算是骑兵的。

正规的骑兵,需要经过常年的训练,配备足够的马匹与精良的装备,并且长期供养。

正常情况下,一名骑兵的耗费,至少抵得上五名步卒。

而汉家骑兵在李云泽革新军制之后,其花销至少抵得上十五名步卒!

也就是说,这万余精骑约等于二十万的汉家正规军。

某些里,那些主角动不动就带领几十万的铁浮屠,虎豹骑什么的大杀四方,只能说是缺乏最为基本的世界观,于经济一道完全是七窍通了六窍,就剩下一窍不通了。

李云泽当中山王的时候,举中山国之力,也不过养了千余精骑罢了。

等他当了天子,长安城内外的野战军团之中,也不过是两万多的骑兵,铁甲骑兵更是只有数千。

这可是整个大汉在供养,还有着文景二帝多年积累下来的财富。

至于说刘陵为何会知晓此事,那是因为淮南王门下的门客什么来路都有,鸡鸣狗盗之徒,游侠巨寇皆有。

跟着刘陵逃亡匈奴的门客之中,就有出身燕国的,在当地门路很广朋友众多,早早就潜入各郡收集情报。

卫青的大军从代郡入上谷郡的时候,就被潜伏在这里的门客察觉。

惊慌失措的门客,拼死将消息传了出去。

确认了消息之后,伊稚斜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调转马头大声呵斥嘱咐“鲜卑与乌桓各部分散四野,随意劫掠。其余各部,随本单于速速出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