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否决(2 / 2)

“现在已经三月下旬了,得抓紧。”章坚智的意思也很明显:能办就赶紧办,不能办也别耗着人家。像徐生洲这样的好苗子,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我知道、我知道。”

徐生洲自然不知道章坚智在背后替他出力的事儿。在计院和数院连办两场讲座,收割的积分真不少,顺带着胆子也大了起来。在和衡平交流的时候,甚至敢开启几秒钟“初级超凡卓绝的学术眼光”,直接点出他论文中的问题和不足,唬得对方一度怀疑自己的智商是不是不适合搞数学。

尽管衡平没有当场纳头就拜,其实内心里早已乖乖向徐生洲奉上了几十点积分。

要说这位衡平博士确实给力,至少在专业英语和论文撰写上甩徐生洲十条街。有了他的帮助,不仅那篇sci论文很快由“小修(minorrevision)”变成“接收(accepted)”,就连那篇中级论文也迅速完成了英文初稿,然后徐生洲悄咪咪把它投给了inventionesmathematicae。

inventionesmathematicae,国内一般翻译为《数学新进展》,也有翻译成《数学进展》或《数学发明》的,与annalsofmathematics(《数学年刊》)、actamathematica(《数学学报》)、journalofamericanmathematicalsociety(《美国数学会杂志》)并称数学“四大神刊”。

徐生洲不知道在上面发表论文有多难吗?当然知道,怎么也是半只脚踏进学术圈的人,“四大天王”的名头还是听说过的。之所以还敢投稿,与其说相信论文的分量,倒不如说是相信那个见鬼的系统里对“中级学术论文”的定位。既然系统都说相当于国际权威刊物论文,为什么不投个拉轰一点的?这要是命中了,够装多大的一个比?又能收割多少信仰?

至于为什么选择《invent.math.》,而不是其他三种?徐生洲也有自己的考虑。

不是因为国人在这本神刊上发文发的多,也不是认为它更容易命中,纯粹是觉得到它是月刊,审稿、见刊应该更快。相比之下,《ann.math.》是双月刊,《acta.math.》《j.am.math.soc.》都是季刊,等审稿意见出来,估计猴子早过火焰山了!

要是被拒了呢?

拒了就拒了呗,又不影响再投别的杂志!反正4篇保底的论文已经到账,陪自己度过无数个孤寂夜晚的双手已经保住,之后的论文纯属搭头,能发当然更好,发不了也无所谓,不影响大局。

在徐生洲投稿后不久,数院终于召开院务会,其中一项议程就是讨论徐生洲的破格保送问题。大boss张安时院长主持会议,在介绍完徐生洲的基本情况之后,马上就有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可以破格。一个本科生,能发表1篇中文核心,还有1篇sci、2篇中文核心接收,这是什么水平?放在全国,无论c9,还是top2,都算是出类拔萃的。况且他还是其他院系学生,足见他有多么喜欢数学,又是多么优秀。咱们培养研究生的目标是什么?不就是培养这种独立分析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吗?”

“其中3篇中文核心是《数学月刊》。”有人提醒道。

章坚智顿时不高兴了:“《数学月刊》怎么了?虽然我是主编,但杂志对稿件全都实行匿名评审。小徐的那几篇论文,都是按照规定流程,得到评审专家认可的,一切有据可查。我可以用人格担保!”

朱康也说:“老章的人品还是信得过的,绝对不会干那种违规的事情。而且小徐的那3篇论文我都看过,水平很高,上中文核心一点问题没有。”

另一位老教授道:“我觉得应该谨慎一点!一个外系的本科生,之前不显山不露水,现在短短几个月就发表4篇论文,水平还不低。在我看来,是很值得怀疑的!尽管截至目前还没有收到不良反映,那是因为见刊时间太短,知道的人有限。学院的荣誉,得来不易,我们应该珍惜!”

章坚智眉头大皱:“都什么年代了,还搞有罪推定?”

“事关学院声誉,就得疑罪从有。为了一百年来弘文励教的先辈,为了上千名辛勤求学的在读学子,我们必须谨慎。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张安时赶紧示意双方停火,问列席会议的衡平道:“你最近一段时间和小徐交流比较多,觉得如何?”

衡平当然是力挺:“我和小徐虽然只认识了半个来月,接触也没有多深,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我们日常交流来看,他的数学知识体系还稍稍有些不完善,部分学科的基础也稍稍有些薄弱,这都是自学者或多或少存在的毛病。但他的数学天赋,或者说学术眼光,却绝对是顶尖的!有时候我和他交流读博时研究的一些问题,他都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我在国内国外这么多年,见过的青年才俊也有那么多,要论天赋,小徐绝对能排前几!”

反对派表示:“眼光好,基础差,还能写出那么高水平的论文,这不正好说明很多问题?”

张安时再次站出来转移话题:“今天讨论能否破格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徐生洲同学的专业课成绩比较一般,没有进入他们专业的前40%。大家可以讨论讨论,看看——”

“这还需要讨论吗?”章坚智觉得很奇怪:“不正是因为小徐专业课成绩没进前40%,我们才在这里讨论是否需要破格么?要是进了前40%,根本就不用开这个会。”

“章老师,看来你对小徐是高看一眼、厚爱三分啊!”有人意有所指。

章坚智也不掩饰:“没错,我就觉得小徐是个好苗子,值得重点培养,也希望能留在咱们院里培养。但我也可以明着说,如果院里不愿意破格,我会以个人名义向别的学校推荐。前些日子,我已经和外校的朋友私下沟通过,他们都非常感兴趣。”

“……”张安时没想到章坚智居然愿意为一个不熟悉的学生做到这一步。

反对派倒是欢欣鼓舞:“如果别的学校愿意破格,那不正好两全其美?咱们还讨论什么?”

马平川道:“我的想法是,就算小徐被别的学校破格录用,一旦出了什么问题,难道就不会影响咱们的声誉?”

“就算影响,那也是影响他们计院的声誉,跟我们数院无关。进入下个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