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迎难而上(2 / 2)

徐生洲瞟了一眼已经突破10万点的积分,点了点头:“确实是有点想法,但要理顺写出来,估计还得三五个月吧?”

张安时顿时跳了起来:“写啊!赶紧写啊!有了想法,就得赶紧写。万一思路断了,一时半会儿可续不上来。要什么条件?学院给你单独准备一间专用自习室?要不,再给伱找几个辅导老师?”

成德如院士也激动起来:“是关于哪一方面的?”

老爷子都问到了这份上,徐生洲也不好含含糊糊的,干脆延续之前典型群表示论方向,从系统里兑换了一篇中级学术论文,题目为《multiplicityonetheorems:thearchimedeancase》,当下解说道:“是关于典型群重数一猜想的。我们知道经典分歧律中有一个令人惊奇的重数一现象,即每一个典型群的有限维不可约表示,在大一阶的典型群有限维不可约表示中最多出现一次。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于系统研究l-函数的需要,米国科学院院士bernstein等人猜想所有典型群的无穷维表示都有类似的重数一现象。这就是‘典型群重数一猜想’。但这个重数一猜想长期悬而未决,已经成为典型群无穷维表示论和高阶l-函数研究的一个瓶颈。我之前在学习典型群表示论的时候,有了初步想法,有望完成这个猜想的证明。”

院士大佬果然见多识广:“重数一猜想啊,好像近代数论史上著名的tate博士论文,以及gross-zagier公式,都与最低阶典型群的重数一猜想有关。真要是完成证明,发四大确实不成问题。——那你现在有什么困难没有?”

徐生洲朝周围看了看:“困难?也没什么吧?”

传说中,搞数学研究最简单,一支笔、一摞纸就够了。就算复杂一点,无非再加上老师、学生、书籍、期刊、电脑、网络而已。尽管宿舍很小、很破旧,还有些乱糟糟的,看书、睡觉、写东西却是完全没问题。再说,不是还有图书馆、自习室吗?至于其他困难,貌似他们几个也未必解决的了。比如分配个声轻体软,还能红袖添香的妹子?

在张安时眼里,他的动作却有了别样的解读:“住宿是吧?也对,你马上要毕业了,这宿舍是不能再住,新的研究生宿舍要到九月份才分配,中间这几个月确实不好衔接。这样,我会跟后勤联系,让他们给你找一间宿舍中转——”

徐生洲终于明白张安时为什么能当数学学院的院长了。

当然,作为院长,他的能量也就仅限于此,毕竟这是在寸土寸金的京城三环以内,按照学校规定,开学之前统一是不安排住宿的,他顶多就是让后勤开个口子。还是成德如老爷子有能量:“中转?那不是要搬两次?多麻烦!算了,还是我给学校说吧,直接给小徐安排个安静的地方,省得来回倒腾。我记得院里头不是给我安排了一间办公室吗?反正我现在也很少去院里,干脆收拾收拾,给小徐先用着吧。”

“这——”张安时有些犹豫。

徐生洲也不傻:“不用、不用,不用那么麻烦,我在图书馆里自习就行了。以前我都是这样,习惯了。”

成德如把眼睛一瞪:“以前是以前,毕竟以前咱们也不知道你这个好苗子,现在既然知道了,就不能怠慢,否则别人会说我们不重视人才的。再说,我那办公室空也是空着,不如物尽其用,给你自习看书。事情就这么说定了!至于你的文章,不着急,慢慢写。你还年轻,有的是时间。”

老爷子的关心与厚爱,让徐生洲觉得沉甸甸的,看来自己要迎难而上,尽快把这篇中级论文吃透、写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