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学科建设大会(2 / 2)

特别的,留美是362亿,燕大是219亿。

而据统计,2022年大部分职业(职业技术)学院收入总预算在1-2亿元之间。这些钱里面,保障学校正常运转的教职工工资奖金、日常公用经费、建筑设施维护改造等(以上统称“教育支出”)至少占90%,稍微大手大脚一点就会闹财政赤字。一年下来,你能有多少空余资金来搞学科建设?你用多少钱来搞学科建设,就意味着要挤占多少学校日常运转的费用,其他人能看着你胡来?

更要命的是,学科建设从来都是奢侈品,毕竟招人、买设备、建实验室都要钱,而且是大笔的、不断支出的钱,全国教育经费就那么点,自然不可能像撒胡椒面那样,来个人人有份、雨露均沾。做不到,那就只能有所侧重。比如“面向21世界,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即211工程),比如“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即985工程),再比如“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即双一流建设)。随之而来的,就是211大学、985名校、双一流高校,全国高等院校也由此分成三六九等。

而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就像一所地方院校,你可以集全校之力,培养一个全国领先的研究方向;也可以集全市、全省之力,打造一个全国领先的学科点。但你却没有办法去打造一个全国领先的学科门类,原因很简单,你没那多钱。就算你有那么多钱,也招揽不来那么多名家大师。就算你费尽心力招来几位名家大师,可伱留得住吗?不仅留不住,连你辛辛苦苦、费心费力培育了几十年的冒尖人才,都有可能被名校连花带盆一起端走。没办法,名校平台大,预算资金充足,未来发展也好,挖起墙脚来事半功倍。就算你对培育你成长壮大的学校心存感激,一年给你200万,你来不来?我们附中附小教学质量全国领先,有利于子女成长,你来不来?来了我们推你当杰青、评你当长江,你来不来?

全国有多少高校的拿手学科,是这样被人一夜之间挖空的?

所以二三十年前,许多不知名的地方院校还经常有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比如扬州师院的任中敏、江苏师院的钱仲联。到了现在,很多三流院校都已经意识到学科建设只属于少数重点学校,于是彻底放平心态,吃饱睡香它不舒服么?

即便遇到几个想搞出点名堂来的校领导,也不会自己从头培育人才,因为周期太长,栽树的人往往吃不到果子也乘不了凉,不如直接出重金挖几个有头衔的大咖来,几年内就可以申博士点、申重点实验室,既短平快,又效果显著。两者相较,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徐生洲佯作没听出赵琛的弦外之音:“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由我兼任,至于副主任——”他想了想自己夹袋中人物,黄高华已经去了财务处,简文桐身体不好,李特他们几个用起来又不太放心,想来想去终于想到一个:“由图书馆馆长陶文霞兼任。明天是开学第一天,应该没什么事情,通知全校教职工中近五年在学术期刊上发布过论文的人,下午到大会议室开个会。——这样的人应该不多吧?”

大管家赵琛对学校里的事情门儿清:“不多,不会超过30个人,大会议室应该足够了。”

“那就好。”

开学第一天,校园内外人头攒动。大约是因为补齐了工资福利,还提高了待遇,教职工的精神面貌明显较以前振奋许多。教学楼、宿舍楼也被紧急粉刷修缮一遍,看书去比以前整齐干净些,多少掩饰住了陈腐的暮气。据学工处长戴南天介绍,今年学校共招收1073名新生。这个数字令徐生洲非常惊奇:这样一所被系统认定为费拉不堪、被自己认为无可救药的学校,居然也能招到那么多学生!

果然蛇有蛇道、鼠有鼠道,凡是存在,必有其合理之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神州科技职业学院首届学科建设大会暨学科建设办公室成立大会在大会议室不太隆重地召开了。

在开会前,徐生洲大致翻了翻学校教职工近五年来发表的论文。这是陶文霞主动收集送来的,共计76篇。怎么说呢?都不必浪费积分来使用“初级超凡卓绝的学术眼光”,就可以断定其中80%以上是为了评职称而制造的学术垃圾,都发表在莫名其妙的国内期刊上,严格意义上来讲都不能称之为学术论文,至于价值更是无从谈起。

果然不能期望太高啊!

但是,在这种垃圾学校还想评职称,为了评职称还能主动写论文、发论文,在徐生洲看来已属难能可贵,堪称“出淤泥而不染”,值得再抢救抢救。而那种能忍住五年不写一篇论文,基本上是憋废了,还是让他们自然死亡吧!

徐生洲坐在主席台中间,看着台下二三十号人,突然觉得非常有趣。

他们中有一半人显然对此次会议兴趣缺缺,或许他们的目的就是评职称,然后多个荣誉、多拿点钱,至于论文,不过是他们达到目的的工具。既然已经达到目的,那么工具也就可以丢了,即“得鱼忘筌”“过河拆桥”。所以他们目光呆滞,心思早不知道飞到了哪里,整个人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他是一个活物”。还有部分人则是眼睛里冒出希冀的光芒,仿佛在暗夜中看到希望的灯火。直有看见他们,徐生洲才觉得这个学科建设大会开的是有意义的。

主持会议的陶文霞说道:“下面有请我们徐生洲校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