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一、劝说(2 / 2)

“又投了一篇‘四大’?不错,非常不错!我今天更要请你吃顿好的。”成老爷子老怀大慰,“听说你在暑期里,还写了一本英文专着?”

这绝对是张院长传小话没跑了!

徐生洲回答道:“是的。在之前举办的代数几何研讨会上,我不是做了个关于霍奇猜想研究进展的报告么?安德烈教授觉得还有点价值,就让我整理一下发给他,看看能不能在他主编的期刊上发表。没想到我在整理的过程中没刹住脚,一口气写了200页。安德烈教授看过之后,建议我干脆改编成一本书出版。我便遵照他的要求,改完了发给他。至于能不能出版,现在还不清楚。”

成老爷子拍拍徐生洲的肩膀:“放心吧!奥昆科夫在欧、米数学界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有他的推荐,应该大差不差。退一万步说,就算他们不买奥昆科夫的面子,我在国内还有点关系,科学出版社什么的先不说,至少咱们学校的出版集团肯定没问题。”

徐生洲再次感受到成老爷子的厚爱,千言万语都化为一句话:“谢谢老师!”

成老爷子笑道:“咱们之间,还要说什么谢字?如此一来,你马上就会有1篇‘四大’,还有一本学术专着,按照咱们之前的约定,申请博士学位应该是近在眼前。只是不知道你对拿到博士学位以后的工作、生活是怎么规划的?”

徐生洲道:“我倒不是非常着急申请博士学位。如果可能,我还是想跟着成老师您,还有邱院士,好好学习一段时间,把眼界拓宽,把基础打牢。”

成老爷子点点头:“你这个想法不错。正好我还带了几个博士生,从下周开始,每周会有个学术讨论会,我组织的,你也来参加一下。你不是号称‘徐一问’么?看看你能不能一问驳倒所有人。邱院士那边,我跟他打个招呼,看看他以什么形式来指导你。然后呢?”

“然后争取在两年内破解霍奇猜想,最多五年吧?”

徐生洲看了一眼系统,进度已经达到50.1%。也就是说,只用了半年时间就顺利过半。按照这个进度,应该再过半年,就可以采摘胜利的果实。事实上却不能这么算。因为前面的工作往往都是被别人摸熟摸透了的,你只要做选择题就行,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后面的工作则需要自己开荒,自己耕耘,难度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徐生洲给自己预留了一年半的时间。

当然,如果按照古人说的“行百里者半九十”来算,估计五年都打不住!

成老爷子却道:“我问的不是这个。我的意思是,你博士毕业之后的工作打算?”

徐生洲理所当然地回答道:“自然是回金陵,继续当那个民办院校的校长。”

成老爷子灰白色的眉毛皱了起来:“那你不打算再搞学术了?”

“搞啊,当然要搞。”徐生洲没有丝毫犹豫,如今搞研究写论文不仅是为了赚积分、刷名望,也成为了他的习惯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办院校也可以搞学术研究的。事实上,在漂亮国,私立大学是学术研究的主力军之一。”

成老爷子却道:“漂亮国是漂亮国,我们是我们,基本国情不同,又怎么好直接对比呢?就像院士头衔,在漂亮国是个荣誉称号,在咱们国家呢?是荣誉,更是地位,是有权有钱有待遇的。怎么能直接比?同样道理,在咱们国家搞学术研究,固然需要埋头苦干,但也少不了平台和头衔。最简单的例子,燕大的教授和你们学校的教授写同样一篇论文,你觉得别人会怎么选谁的?”

徐生洲道:“那我们就写别人写不了的论文!”

成老爷子差点被他的话给噎住,又气呼呼地问道:“再比如,你们学校的教授发表5篇一区,燕大的教授发表3篇一区、2篇二区,同样去申报一个项目,你觉得评委们会怎么选?”

徐生洲老实回答道:“可能会偏向燕大的教授吧?”

“再比如,你们学校的教授发表10篇一区,没项目;燕大的教授发表6篇一区、4篇二区,但有国家级项目。两人同样去申报一个奖项,你觉得评委们会怎么选?”

“应该会偏向燕大的教授吧。”

“好,现在是你们学校的教授发表15篇一区,没项目,没有奖项;燕大的教授发表9篇一区、6篇二区,但有国家级项目,有重要奖项。两人同样去申报一个杰青头衔,你觉得评委们会怎么选?”

“肯定会选燕大的教授!”

成老爷子这才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