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五、教育的意义(2 / 2)

经过十几年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他早已习惯了根据成绩对学生区别对待的做法,甚至认为是理所应当。哪怕后来当了校长,依然摆脱不了这种思维。对学校里这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尽管嘴上不说、心里不想,但们心自问,不难发现自己在心理上存在的优越感,和对那些学生的俯视与鄙夷。

就像早年间的那些知识分子,感觉自己就是先进、文明和真理的化身,带着悲天悯人、教化民众的心理,来启蒙、来拯救那些愚昧落后的芸芸众生。很多时候,他们被自己的伟大感动得一塌湖涂。徐生洲、苏山月之前的教育改革,和这些人的举动如出一辙,以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把那些“愚昧者”“落后者”拯救出泥潭,从而实现自己光辉而伟大的人生目标。

事实上呢?绝大多数学生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他们自己选择的结果。相对于刻苦的学习、良好的自律、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他们选择了安逸、松散、逃避,以至于今日。

谁需要你启蒙?

谁需要你拯救?

如果可以被拯救,难道他们的父母、他们的中学老师,不会做得更早更好?

那么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教育不应该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圣人、智者,而是让人成为人,这个“人”可以是学者、是首富,也可以是农民、是工人。只要不为非作恶,只要能在这个世界上自立,通过选择造就自己,这就实现了教育的意义。

苏山月不假思索地答应下来:“好的,我会去安排。不过,相对于看学生什么时间方便,还不如看校长您什么时候方便,因为那么多学生,除非是在周末,否则不是他有课,就是她有别的事情,很难往一块儿凑,还不如先看校长你的日程。”

徐生洲马上拍板:“那就安排在周末。”

“好的。”苏山月和石新科都在自己的心里,记下了这件事。

徐生洲又道:“还有,苏主任,通知他们来开会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们开会的大致内容,让他们认真想想说哪些东西,但千万千万不要让他们写发言稿,最后搞得花团锦簇,热情澎湃,跟诗朗诵、演讲比赛一样,那就失去了座谈的意义。”

苏山月捂着嘴笑道:“好的,我一定通知到。以前我看那些领导坐在第一排,听着台上变着法子戴高帽、吹法螺,领导们个个笑容满面,还以为他们都喜欢这个调调呢!——原来也有不喜欢的。”

徐生洲用手扯了扯自己的脸颊:“看到没?才大学毕业一年多,脸上还是满满的胶原蛋白,还没遭受社会的毒打,还不习惯吹捧的肉麻,所以做事喜欢直来直去。以前我当学生的时候,听着同学声嘶力竭地说排比句、唱赞歌,感觉鸡皮疙瘩起了一身、落了一地。我相信那些念稿子的同学同样是面红耳赤、如坐针毡。既然如此,何苦让那些比我小四五岁的青年重蹈覆辙?又何苦让年轻人为难年轻人?”

苏山月道:“正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