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心思心性(2 / 2)

帝国 戒念 6465 字 2019-09-24

看着俞樾和于文传有些深思的表情,王景范笑着说道:“寿道、萌甫,你们两人不要想得太多,不管如何再过一个多月这权知贡举的人选必然已经确定,到时根据此人喜好自然能够看出端由,也倒不必放在心上……”

王景范说得虽然是有些随意,但是科场之事对于学子而言乃是决定人生道路的大事,岂可轻易而决,但凡有些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考生的关注。俞樾和于文传听后也是十分警惕,不过心中略微琢磨一番也看出了一丝端倪——不管欧阳修是不是权知贡举,明年的net闱答卷的文体恐怕是古文和太学体各占半壁江山谁也奈何不了谁。不过这对他们二人来说已经是足够了,他们的学问之始便是由王景范之父授业,从来都是注重文法效两汉,虽不明其端由,但长久之下做文章已经成自然,若是能够继续欧阳修的古文主张自然是对他们什么影响都不会有的,但是来个欧阳修的死对头知贡举,那对他们而言可是个大麻烦。

“宫中嫔妃又有人怀上了皇上的骨血,那岂不是先生可以避过立嗣一事?”于文传知道对于net闱王景范不可能知道的很多,不过有上面的一番推论他已经心满意足了,王景范对文事的推定一向都非常准,既然古文文体不会受到影响,那他也用不着着急了。

王景范苦笑一声答道:“不可能的!皇帝今年net秋几何?太子亲政需长至几岁?!”

于文传一听脸色不禁一变,却不敢应下这个话头。因为唐时殷鉴大宋对于宦官的压制虽不及对武将那般风声鹤唳,但一些规矩也是十分严厉的,只是当官到了一定的品阶必然会要与宫廷生联系,此时能够早一刻获得宫内的准确消息,那边早一刻布局来谋取利益,而自古什么风也不如枕头风管用,当今皇帝三十多年间诸如贾昌朝、甚至是文彦博都因为想要建立通往宫内的顺畅通道而被皇帝所怀疑被贬,可如此严厉惩罚之下重臣依旧前赴后继也多少让人感到有些无奈。

自温成张皇后去世之后,后宫中得到皇帝宠幸的不过只有十个人,知晓宫内情况的都称之为“十閤”,前几个月刚诞下皇女的董氏和周氏与张皇后的妹妹都在其中。董氏怀孕之时朝中重臣就立嗣一事集体“哑火”几个月,不过董氏为皇帝生下了第九个女儿,朝廷重臣立刻纷纷上书要求立皇嗣,这才有文彦博罢相,包拯、欧阳修、富弼、韩琦等人的职务调换。眼下刚刚传出周氏怀孕的消息,王景范也是今天早上在崇文院之时刚刚知晓。

后宫周氏怀孕一事也是来得凑巧,王景范也是在与宋敏求在崇文院中走动之时听到不远处几个低级官员耳语之时才恰巧听到的,估计今明两天岳丈韩缜就会招自己过去——到现在王景范还不能确定是不是一帮馆职文人无聊的造谣,当然这也有可能是皇帝本人nong出来的谣传,不过这个可能似乎比较小……只是王景范的直觉告诉他这个消息很可能是真的,如若不然富弼没有必要取消今天早上的会面和崇文院的欢迎宴会,也只有关系到大宋帝国未来的重大事情才会让富弼选择搁置自己,而皇嗣问题正是关乎国运的重大事件之一……

王景范知道在朝廷中所有有分量的官员都会考虑这个问题,内心中并不期待周氏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男孩,否则他们真的要考虑今后在他们的仕宦生涯中有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要提心吊胆的应付珠帘后面一个永远不会1ù面的“女皇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皇帝希望能有个儿子继承皇位,哪怕有摄政太后的隐患;而朝中重臣不会朝好的方面去想,想到皇帝的年龄与随后可能出现一个正在吃nai的皇帝,他们无论如何都高兴不起来——他们虽然手握重权,但他们不是一个人,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家族或是一个庞大的政治经济团体,就算他们自己可以在摄政太后面前保持一个文人应有的风骨,但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完蛋之后家人会不会受到牵连的问题。

不过王景范却对周氏怀孕的时机感到万分的惊喜,他与那些满腹心事的大臣不同,他知道周氏怀的孩子不可能成为帝国未来的皇帝,帝国未来下一任皇帝现在的名字还叫赵宗实!值得庆幸的是,托这个尚未出生的孩子的福气,他不用马上就面对水深火热的政争之中,毕竟对峙的双方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和他信任或是不信任的大臣。

王景范回过头来想想赵宗实的皇太子身份是在嘉佑六年才确定下来的,他也只能暂时在孩子出生之前免去这方面的烦扰,不过也是颇为难得了。估计这个孩子多半也是个女孩,等过上两年皇帝对自己生男孩的希望彻底死心之后,才会迫于无奈的接受这场闹剧的结果。

“听闻董妃身怀有孕之时,内shì省便准备了许多金帛器皿杂物以预备赏赐,还将真宗皇帝任开封府尹时的官舍翻修成为潜龙宫,虽然董妃未能生出皇子,但也晋封为贵人,所得赏赐的物品亦是出衮国公主出嫁时的数倍……”于文传淡淡的说道。

衮国公主便是皇帝的长女福康公主,当初她出嫁时极为奢靡,在整个京师开封都是一件盛事。衮国公主的婚礼王景范他们没有看到过,不过有一样他们是知道的——衮国公主的府邸价值数十万贯,为除了皇宫之外京师第一昂贵的宅院,里面经过重新修缮之后可以想象其奢华程度已经不下皇宫,甚至尤有过之也说不准的事情。

王景范笑着说道:“寿道,真是好心思!”

“学生不说先生亦是可以想到的,这倒是一个不错的筹码,若是先生先行布子,兴许可占尽这一回合的先机……”于文传笑着说道:“一个才人的俸禄按照典章上的说法每个月至少要用去一百家左右的中等百姓赋税,这尚且还不包括每年各节令上次的东西,这贵人的俸禄就更十倍于才人。十閤当中有这么一个贵人,其他的才人怎么会受得了?若是周氏生个皇子先生也不用多费这方面的心思,若是生个皇女,那说不得先生可先下手为强……”

不过王景范却摆摆手说道:“选立皇嗣之事我心中自然已有计较,后宫之事尽可能的少参与为上,这些事情都属于不可预测控制的范畴。寿道想法是好,不过亦要谨记如非必要万万不可放出险招,莫说一翰林shì读,以文相之威望权势亦不能避免,余者岂能心存侥幸?我辈亦当以此引以为戒!”

于文传与俞樾听后一愣,不过看王景范的神情也没有什么异常,心中便以知晓先生是认真的。在他们的书信当中也明白王景范对于入馆阁最大的担心是什么,不过他们没有想到一向想要采取回避政策王景范这一次决定直面这个hún1uan的局面。

俞樾问道:“先生对于选立皇嗣有何设想?”

王景范笑着从袖口中掏出一本折子说道:“这份奏折原本早就已经写好,本是想要应付富公和皇上的,不成想今日富公有事无法脱身,馆阁之宴也因此而推迟,这份奏折倒是先让你们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