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精兵路线(2 / 2)

当然很多人不是说北宋还有很多名将吗?

比如威震西北年事已高种师道和种师中两兄弟坐镇西陲边疆,抗击西夏。种氏三代为西北名将,他的祖父种世衡即为镇守西夏的将领。种师道初任文职,因有谋略,后改武职,抵御西夏有功,成为名将。可惜现在已经是古希之年,原著之中金兵南下包围攻打开封府。他不听麾下劝阻,决然挥师救援。

京师解围即被解除兵权。不久种师道病逝,而后京师失守。建炎中,加赠少保,谥曰忠宪。一代名将,若种师道不死,兵权仍在,北宋不会亡。可现实如此,可悲可叹,一名为国尽忠喋血的老将军。

种师中,京兆府人,字端孺,北宋末年名将。其祖父种世衡、伯父种谔、兄长种师道皆为北宋名将。种师中长于军中,长期戍守西北边疆。金兵入侵,他率兵进入京勤王,后奉命救援太原,因友军失约未至,陷入重围,力战而亡。诏赠少师,谥曰庄愍。非战之过,国难当头,不思进取。反而是内斗横行,一代忠心为国的老将军活活被坑死。

何灌,何蓟父子。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进士,初为河东从事,升河东将守边,历任提点河东刑狱,知沧、岷等州,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修渠引水溉田,选良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其治绩为诸路之冠。童贯用兵西边,何灌攻克古骨龙、仁多泉城,参与镇压方腊起义,迁浙西都钤辖。后历燕山路副都总管、步军都虞侯等。靖康元年,以河东河北制置副使迎战金兵,战死。何蓟,何灌子。累官至阁门宣赞舍人。靖康元年,金兵攻京师,从其父迎战,箭中左臂,伤重而死。

等等忠烈,为北宋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名将。但这些都是其中的少数,可战之军也都是常年作战镇守边疆的大军。

反倒是这些数量众多养尊处优惯了的朝廷禁军,一无是处。

高世德没有实力去改变所以,但他也只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尝试的去改变一切。将舍命,兵可战。还有什么可畏惧。

这安置在开封府郊外的三个大营八千人马是高世德放在明面上官方的力量,除此之外别忘了在很久以前高世德就在东京城里面埋下的后手。

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李逵和青面兽,高世德可是让他们借助太尉府的威势统一了东京城内所以见不得光的买卖。这些年不断的壮大,地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东京城。就连整个开封府的黑道上都有着几乎不可撼动的力量。

帮派实力,凭借着镖局的模式和四川蜀中走起了一条走私路线。与西域的丝绸之路搭上了线,其中的利润极为恐怖。因此发展到现在的人员已经超过了五万人。至于具体数字,就算是作为掌舵龙套的杨志都一时半会说不清。不过随随便便在东京城乃至开封府拉起数千青壮那还是轻轻松松的。可想而知这得多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