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领先几十年的先进经验(2 / 2)

难道这就是天才吗?

明明上次投稿时写的还乱七八糟,这次投稿居然就变得有模有样了,他之前不过是给于华做了一次批注而已。

林为民心中感叹着于华超强的写作天赋,开始思量于华的这篇投稿。

这次仍是一个短篇,作品名叫《星星》。

如果单纯以文笔和叙事来看,于华的这部作品对比刊登在《当代》上的其他作品仍显稚嫩。

但可怕的是他这种进步速度和天赋,林为民心中在考虑,如果把他叫到燕京来改稿,有没有可能加快他的这种成长。

想到这里,林为民拿着投稿信就去敲响了覃朝阳的办公室门。

“为民啊!”

“主编,这封投稿信想让您帮着看看。”

覃朝阳接过投稿,问道:“有什么特别吗?”

平时这样的投稿都是由林为民、姚淑芝等人登记初审之后再分到编辑部的老编辑手里,由他们二审看看是否可以交由主编进行终审,林为民今天这样的做法属于特例。

“我觉得这位作者很有潜力,他的这部作品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希望可以叫他到燕京来改稿子。”

覃朝阳听到林为民这么说,神色认真起来,“你先坐,我看看再说。”

等了二十多分钟,覃朝阳的目光从稿子上抬起来,思忖片刻后说道:“写的确实有几分灵气,但还是有点稚嫩啊!”

林为民点头,“确实有欠缺,但这也正是可贵的地方。您还没看过他之前投的稿子,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进步是非常大的。”

“哦?”

覃朝阳沉吟起来,手指在桌子上不停的敲打。

“好,既然你看好,那就把这位作者叫过来,改稿子!”

覃朝阳一锤定音的说道。

林为民喜道:“谢谢主编!”

林为民明白,如果单纯以于华现在的水平,距离进京改稿还稍有差距,覃朝阳之所以答应,完全是看在他的面子上。

回到办公室,林为民一脸喜气,看得姚淑芝不解,刚才还一脸苦大仇深呢,怎么这么一会儿就雨过天晴了?

林为民热情洋溢的写好了邀请于华来京改稿的信,迫不及待的投到了单位的邮箱。

国文社每天来往的信件是以三四位数来计算的,邮箱的利用率非常高。

再次回到办公室,他喝了一口茶,表情尽是悠闲,看得同事们万分不解。

于华的投稿信总算是让林为民阴郁的心情好了一点,不去想被造谣的事,工作起来还是很美好的。

前楼的传达室,时不时的就有各地电台来送钱的电话,林为民的心情再次美丽了起来。

正月的最后一天,林为民再次放下传达室的电话,盘算起这一个月的收获。

辽东人民广播电台播讲的《悬崖》已经在三天前结束了,这个月时间林为民一共接到了全国各地126通要求播讲《悬崖》的电话。

这些电话都是先联系的辽东电台那边,然后得知了电台和林为民的约定,主动给林为民打来的电话。

一开始一通电话就是五十块钱,可随着电台来电越来越多,很多都是市一级的电台、甚至还有厂办电台,经费有限,总是在电话里哭穷,林为民只能忍痛将稿费标准一降再降。

这一个月时间下来,林为民通过《悬崖》这部小说的播讲,共计获得了稿费3860块钱。

算上辽东人民广播电台最开始的五十块钱,林为民光从这一个月的小说播讲上就赚了3910块钱。

自己这也算是后世所谓的IP开发了吧?

领先几十年的先进经验啊!<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