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妇女之友(2 / 2)

张一凡说得词是第一次听,很难理解,不过事关王氏吃饭的事情,她最终还是强行记下了。

太子妃听了,稍微想了下说道:“他所说得这个酒精,该是酒露,我好像听我爹说过。等我回去问问,肯定有人知道。等做出来了,我派人给你送去。”

蒸馏技术在华夏的出现,有好多种说法。比较可信的一种是元朝从西域带来的,至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是这么说的。

明初时候,百废待兴,连年战乱之下,粮食奇缺,在朱元璋的治下,自然不可能鼓励酿酒。

边上的朱镜静听到这话,顿时兴奋地说道:“那么费劲干什么,我这就回去问问他不就知道了!”

说完之后,她就准备站起来。不过最终,她并没有站起来,因为被太子妃给按住了。

太子妃并没有马上理她,又接着问王氏有关婴儿护理的事情。

就这个经验来说,稳婆肯定也是要比她本人丰富的。

这一次,王氏倒是没有犹豫,而是给予了肯定,张一凡提及的婴儿护理方面并没有问题。

问完这些之后,太子妃为求稳妥,在王氏之后,把其他几个稳婆也全都叫上车去,问了相同的问题。

基本上,她从其他几个稳婆那得到的答复,都是和王氏差不多。她也同样交代了那三个稳婆,让她们以一个月为期限,去验证生育钳和生产护理方面的方法到底效果如何。

一直到忙完这些之后,太子妃才看向朱镜静。不过她没有说话,只是盯着看。

只是过了一会,就让朱镜静感觉有点不自在了。于是,她便直接问道:“大嫂,怎么了?”

听到这话,太子妃看着她,忽然说道:“你已经是大姑娘了,还是个公主,得要矜持,要有皇家威严,知道么?”

一听这话,朱镜静顿时就脸红了,不过她自然不承认,当即反驳道:“大嫂,你嫁给我大哥之前,不也爱骑马射箭,出府去玩的么?”

太子妃听了,并没有再深究这个事情,只是点到即止,转头吩咐侍女,让朱棣也上了车。

然后,她表情严肃地说道:“父皇那边已经有准信了,估计过几天有黄道吉日,就会让你迎娶媳妇过门。那个天花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先办好你的婚事。毕竟你岳父不在,你可不能怠慢了你媳妇。”

徐达这个时候镇守北疆,就在北平那边,从山西等地迁移了大量民户、军户充实北平周边,忙得很,一直到洪武十三年春,胡惟庸案爆发,徐达才奉旨回京。

朱棣一听,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如果天花的事情,真如张一凡所说,那绝对是天大的功劳。说真的,他其实很想沾一沾的。但是,他毕竟是藩王,和太子哥哥去抢功劳,那是脑子不清醒了。

再说了,太子妃说得其实也有道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媳妇。如果怠慢了,岳父未必会在北平那尽心尽力。因此,朱棣便只有同意了。

不过他心中也有计较:回头再去找那小子,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弄清楚,说不定又能捞出些什么功劳。

那个小子,还真是谜一样的人啊!<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