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医坛泰斗(1 / 2)

不称职的兽医 开阳 5694 字 2019-09-29

 上河村成功控制瘟疫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就轰动了四乡八里,没有多少天就有其他村的人过来求救,这次瘟疫的面积随着曾经外逃的上河村村民在不断扩散。地方上已经控制不住了,就连县太爷也派人请我出山帮助他控制瘟疫。

好意自然难却,何况我终究是要走的,临别的那一天上河村全村的老小只要是能动的都倾巢而出要送我到县里。

“众位请回吧,我李元度有一天还会回来的!”我冲村民们摆摆手,要随衙役一起去县衙。王老伯率先跪了下来,接着所有的人都下了跪,呼啦啦的一大片。

“先生,上河村所有的人都感念先生的救命之恩,今后凡有用的着我上河村的地方,先生尽管说话,我等定然赴汤蹈火在所不惜。”说着带头给我叩头,全村的父老也都跟着王老伯给我叩头,口中感激之词不断。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不过是做了一件自己力所能及应当作的事,并且这事的初衷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弄些盘缠,没想到居然让这些村民们如此感激,一想起当初的这种想法,我羞愧不堪,如何还受得起他们的跪拜。慌忙的把王老伯搀了起来。

“各位乡亲不必如此,李元度身为郎中这是我应该做的,换作别人也一样。乡亲们如此大礼真是折杀我了。”说着我拱手给众人还礼。

“先生,这些银子全当是先生的诊金吧,虽然不多但是我们村里人的一点心意。”说着王老伯捧出一盘纹银来,雪亮发光,看样子有五六百两之多,对于一个这样的村落来说,一下子拿出这些银子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不,我不能要,在我落难的时候是乡亲们给我吃喝,做这些事不过是力所能及罢了,我怎么能要乡亲们的血汗钱呢?”我坚决推却,可是众人都不同意,说什么不收银子就不让我走了。

一番“讨价还价”下,我决定收下一百两银子作为诊金,剩下的全部捐给村里的私塾,让孩子们能有书念。众人再次谢恩,又送出了数里才依依惜别。看着这一百两银子我心里百感交集,说起来这才是我凭自己的本事真真正正的当了一次大夫,做了一件对老百姓有意义的事情所挣的“干净钱”,不是靠卖春药所得的暴利。所以这一百两的银子意义不同,把它交给阿巴亥我郑重的说道:

“这一百两银子交给你保管,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花这些银子,我要把它收藏起来,将来给子孙们作为纪念。”

“不就一百两银子么,看你紧张的,我不会乱花的。”阿巴亥笑着将银子收好道。

“你不明白,这银子的意义不同,这是百姓的心意,只要你把他们装在心上,哪管是一件小事,百姓也会牢记在心的。这就是民意啊。”我感叹道,中国的老百姓实在是太善良了,他们对统治者的要求或许仅仅是能吃饱肚子就行。可是纵观中国历史又有几个王朝几个皇帝做到了这一点呢?身为统治者他们不过是做了自己份内应该做的事情,可是就被歌颂为贤君明主,作为后世的榜样,这不是可笑么,这也是中国百姓的悲哀啊!

上河村归高邮县所管,距离扬州的水程只有不到两天,这里紧邻高邮湖,商业发达人烟稠密,所以瘟疫一起各地都十分惶恐,县令更是派兵将通往高邮的各处路口堵死,凡是从疫区来的人都不得进入。这样无形中起到了隔离的作用,但是隔离的不是疫区而是非疫区。

听说我到了,县令带着一大帮衙役差官们出府迎接我,那阵式就如同来了钦差大臣似的,众人寒暄了几句,将阿巴亥安置在了驿站,就进了县衙,我最关心的自然是疫情了,上河村消息闭塞,只知道其他的地方也爆发了瘟疫,但是具体情况却是不清楚。

“大人,不知道这高邮境内有多少村镇感染了瘟疫,灾民情况如何?”我出言问道。

“先生来了就好,先歇息歇息,这些事我们随后再谈,来我给先生介绍几个人,这些都是远近闻名的郎中。”县令姓许叫做徐志林,是万历年间的进士,看样子也是满精明的。

“李神医我就不用给大家介绍,李神医在上河村刚刚扑灭了那里的瘟疫,是以我特意把他请来,帮我们赈灾,今后大家齐心合力,共度难关。”徐志林冲着众人说道,看来他对我满重视的一口一个神医,这个神医也太不值钱了吧,我才作了屁大点的小事,就又被称作神医了,看来我是逃脱不了这个神医的命运了。

自己又几分斤两自然知道,我哪敢在这些人面前放肆,看这些郎中一个个胡子都花白了,最小的也有四十多岁,那可都是老江湖了,我算什么呢,不过是个兽医,充其量是个神棍还差不多,于是我客气道:

“还要全赖各位老先生鼎立相助,这不是李某人一个人能做得了的事,要靠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战胜病魔。”简单的开场白后,众人对我的印象大好,徐志林开始逐一介绍,每介绍一人,我心里就忽悠一下,真不知道这个徐志林有什么本事能把当代的名医请来了如此之多。

“这位是陈实功,陈老先生,家在崇川,此次特意被我请来。”说着徐志林指着一个个子不高但是很慈祥的老人道,陈实功我如何不知道,我还在关外的时候就读过他的《外科正宗》,这人德高望重,对医德十分重视。他所写的“医家五戒十要”,对医生提出了严格要求,制定了全面的医德规范体系,如不计较诊金,对贫富患者一视同仁,勤学医术,精选药物等。我连忙上前施礼道:

“原来是陈老先生,您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学生曾经拜读过您的《外科正宗》,有机会还要向您请教。”

“呵呵,好说好说,你这么小的年纪有如此造诣实数不凡,尤其是这次在上河村的事我听说了,比那些庸医们好,敢和患病的人在一起,没有见死不救,也没有临阵脱逃,光冲这一点就称得起神医二字。” 陈实功捋着胡子说道。

“不敢,不敢,在先生面前学生如何敢班门弄斧。”我连忙谦虚地道。

“这位是吴有性,吴老先生,家在吴县洞庭东山,此次也是我特意请来的。”徐志林接着介绍道,我更是瞪大了眼睛,这种冲击比陈实功还大,吴有性是谁啊,他可算是传染病学的开山鼻祖了,今次能在这里见到他我真不知道走了什么运,陈实功出名在德上,专长外科,而吴有性实际上已走到细菌病原说的面前,他所提出的所谓戾气,有质、有特异性、有偏中性、有特殊致病性,只须沿着它再前进,寻找出这种物质本体,便会作出历史的突破,可惜受此时物质技术条件的限制,和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他的后继者们在这方面部明显退步了。

我用崇拜的目光看着他,几乎不会说话了,吴有性已经年过半百,看样子只比陈实功小几岁,可是精神矍铄,双目有神,仿佛能洞察先机一样,一看就知道是个智者。难怪徐志林要先介绍这几个人,光是这两个人有一个人放在这里就够显眼的了,后面的还不知道有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