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初春(上)(2 / 2)

不称职的兽医 开阳 2625 字 2019-09-29

这是这个年代能装备的最精锐的骑兵了,为此我可是不惜工本,可是在装备了五千人以后不得不停止。一方面是因为花费巨大,如果每支野战部队都按这个标准装备的话,那么朝鲜的家底可能用不了多久就要耗光,就是这些装备也都得来不易,经费的问题使我和邓希贤大费脑筋,尤其是从各级将领中吸纳从前的债卷,颇费了一番功夫。债卷此时的迅速上扬使得这些人不愿意吐出来,以等待其升值,我也不能硬要,这无疑会为今后留下一个不好的影响,以我不得不采纳邓希贤的意见,通过民间在市场散放谣言。

首先是中原发生春荒,朝鲜政府准备大量移民,没有足够的土地用来偿还债卷,这样将以现金的形式支付债卷面值及其利息,如此一来被推高的债卷一下子仿佛被推向了深渊,一夜之间,各种其他传闻也纷纷四处传播,债卷的价格陡然跌落。趁着这机会邓家安排人手,秘密入市吸纳债卷,等一些债卷持有人开始反应过来时,市场上的债卷已经被吸纳不少了,根据初步统计差不多是发行量的85%以上,于是我出来公开辟谣。说是来朝鲜的移民将不会占有大量土地,为了促进北方的开发,政府仍将准备以一部分土地的形式来偿还债卷。如此一来债卷的价格再次上扬,可是市场上流通的债卷已经不多了,经过再次吸纳后,这批债卷如同人间蒸发一样,几乎不在市场上流通了。

这是因为,这些债卷已经被我和邓希贤秘密销毁了,根据邓希贤的提议,以及目前债卷市场的巨大潜力,我们联手经过仔细的计划发行了土地债卷和战争债卷,战争债卷上分别标注了不同的兑现日期,有一年,有两年,以至三年和五年不等,年限越长,利息越高;至于土地债卷那实际上就等于公开拍卖北方的土地,类似于期货形势,并且规定了战争债卷任何人都可以买卖,是以现银的形式偿还,而土地债卷要记名买卖的,单个人的最高限额不得超过50顷,并且根据土地的状况将债卷分为山地卷,平原卷以及河谷卷等大类,每类的价值也都不同。发行方自然是朝鲜政府,但是发行单位则是刚刚成立的朝鲜联合银庄,这所银庄的大股东为朝鲜政府,占有50%的股份,邓家占有30%,我个人占有20%,原本是我和邓家均分的,但是考虑邓家在这次债卷风波中做出了牺牲,所以才有这样的比例,那5% 算是感谢邓家这次出手。总之是比第一次发行时周详了很多,尽量的将可能发生的事情考虑在内使之完善。

因为钱庄的介入,使得这次债卷的发行量有了保证,并且更加规范化,得到了广大百姓的支持,商人们不再以土地债卷作为炒作对象,因为土地债卷发行的标准过于严格,他们获利不多,自由空间不大,相反的战争债卷的发行受到了商人们的喜爱。因为我赋予了它更加宽松的操作和买卖方式,并且保证这种债卷绝对不会低于其面值本身,这等于是给了他们保证,所以债卷一发行,购买者就将其价格飞速的推高,使得这种债卷单纯的成为一种债卷,并且今后将会因战争的走势而起伏不定使他更具有风险也更具有诱惑力。而钱庄的建立也使得朝鲜的金融业开始活跃起来,很多商人通过借贷方式扩充自己的产业,甚至是购买债卷,让工商业随着春天的到来而焕发勃勃的生气。

但是另一方面皇太极在蒙古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也打乱我们整军的计划,这也是我这时带人出现在北方的原因,自上次林丹汗被迫退出西拉木伦河流域,至归化城后,皇太极的势力一度渗透到了河套平原。这年春天偿到了西征甜头的皇太极再次率大军西进,至西拉木伦河畔,会集蒙古诸部兵,要共击林丹汗。被皇太极战败的林丹汗已成惊弓之鸟,再无复当年之勇,皇太极还没到就自归化城驱人畜十万渡黄河西逃。而他的部众十之七八在途中散去,被皇太极俘获。几乎未费一兵一卒,皇太极就得到了整个河套平原,这还不够皇太极得陇望蜀,将目光放在了漠北和漠西蒙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