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河堤巡视(1 / 2)

再造神州 平凡普通 6122 字 2019-09-30

 大宋两淮行省,徐州与归德之间。

宋金和盟之后,以归德府为界,以北属金,以南归宋。因为这一地带经常爆发冲突,久而久之,归德府一带成为荒地,金国的居民都集中到归德府或者开封一带,而大宋的居民,多被迁移到两淮地区。而两淮最靠近归德府的就是徐州。

两淮行省的守备将军李全就将大营驻扎在这里,随时监视金国。

因为黄河入淮的河道就在徐州附近,为抵御洪水,徐州也被尽数动员,李全和其夫人杨妙真也亲自上阵,组织军士和民壮,加固黄河水道,尽量疏通一些淤积的地方。

整个徐州变成一个大工地,热火朝天。

金国归德府也是在黄河河道边上,而且新都城开封更是河流密集地区,对洪水,也不能等闲视之,因此,金国虽然没有如同宋国一样举国动员,但也安排不少人来维护河堤,疏通河道。为了治理好河道,虽然彼此多有矛盾和提防,但李全还是和归德府金人守将约定,各自派出部分人员和军队驻守在归德和徐州之间,一边加固堤防,一边互相监视。

宋国从上到下,都认为今年的洪水不会小,特别是黄河,更是防御的重中之重。所以黄河一线聚集了大量的宋军部队和民壮,山东的火凤军团也派出十万以上的民壮和军士,前来增援两淮。为了安置好这些人,不仅两淮总督孔仕林忙的不可开交,李全也是忙的脚不沾地。前胸贴后背。

因为军士和人员来自各个地方,虽然都属同一个势力,只是这人一多,矛盾就不少。李全这些日子光为解决这些争端,就耗费了不少力气,加上安排防区,分配任务,累的他只喘粗气。

好在经过这段日子地忙碌。总算是大致安排妥当。李全刚想喘喘气,就接到抗洪总督办,钦差大臣墨如兰前来视察的消息。

他也没多耽搁,亲自带人去迎接。墨如兰到也干脆,没进徐州城。直接到河道上视察。李全叫来夫人杨妙真,两人一起陪同墨如兰视察。

墨如兰一边看,一边问,询问的很详细,不仅问李全的准备情况,还不时找到几个河工民夫,问他们一些简单的抗洪知识,以及他们是如何安排协调的。从多个方面了解两淮对抗洪的努力。

结果还算不错,至少墨如兰知道,无论是孔仕林,还是李全,他们都尽力了,并没怠工。随后在墨如兰的要求。他们来到归德府和徐州之间那段河道,走到宋金分界处。

相比于宋国这边地热火朝天,金国那边只有稀稀拉拉的一群民夫在加固河堤,十多名金人战士正手拿皮鞭。不住的吆喝着,还有几个将领模样的人,正站在河堤高处,疑惑的看着宋国这边,没多久还有一人骑马回去报信,似乎墨如兰这群人地来临,让他们感到有些不安。

望着这一幕。墨如兰好看的眉头又皱了起来。以金国如此懈怠的作风,只怕这次洪水在他们那边决口的可能性比较大。

想到这里。墨如兰随口询问李全一些金国抗洪情况。

“这帮混蛋,他们根本就没重视,归德府的那群混帐,每天只是派人押一些流民罪犯前来修补河堤。监视我们的人,比修河堤的人还要多……呸,看洪水来了,淹不死这帮。”李全望着远处地那群金国将领,狠狠的呸了一声,双眼露出仇恨愤怒的情绪。他是出身于义军,对金人有着天然的反感情绪,如果不是为了大局,他此刻肯定操起长枪和他们干起来。

墨如兰听的摇头不已,如今抗洪才是头等大事,若金人那边决口,己方这边同样要遭殃。只是看李全这个样子,就知道他和金国那边沟通的如何,看来自己有必要拜会一下归德府地金人守将,向他提出一些建议。

望着滔滔的黄河水,墨如兰很快坚定自己的想法,洪水无情,可不会管你是金,还是宋,若黄河真在金国那边决口,自己这边的工作不也白费了吗?

正要和李全说说整体安排地事情,远处突然传来喧哗声,李全面色一变,猛然一扯,将随身的水囊扔在地上,身子前扑,整个人趴在地上仔细听测起来。

杨妙真也不含糊,拿出不离身的梨花枪,将墨如兰卫护起来,双眼露出寒彻的光芒,死死盯住远处喧闹之地。

这里是宋金边界地带,乱匪,强盗,流民,罪犯,什么类型的人都有,更是事故多发地段,各种武装也是层出不穷。虽然为这次抗洪,李全和杨妙真对这里进行了梳理,但不能说这里就安全了,各种势力的眼线在这里多如牛毛,甚至那些河工民夫中,隐藏着叛贼强盗都不稀奇。这也是李全和杨妙真特别重视这里的缘故,如果有人在这里搞破坏,那就问题大了。

平时这里地巡视安排不是李全,就是杨妙真在负责。今日是因为墨如兰地到来,所以两人才一起陪同她过来。如果有某个势力得知此事,埋伏下来趁乱偷袭,也不是不可能。

此刻他们身边除了李全的几百亲卫外,还有赵昀安排给墨如兰地一百皇家护卫,而不远处,就是两淮守备部队的驻扎营地,如果真有状况,他们可以迅速增援。除此外,李全和杨妙真更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李全不用说,身为义军头领,在北地纵横多年,和金人,蒙古都交过手,其妻杨妙真更不简单,被世人赞许为北地枪法大师,一手家传的九转梨花枪,获得北方豪杰的公认,被推许为北地枪法第一。

墨如兰见到李。杨二人的表现,就算不是很懂军事,也能感到他们地反应十分得力,并无慌张害怕之态。心中也就自然平静下来,目光略微有些好奇的望着喧哗之地。

此刻一些民夫也发现变故,不自觉的停下手中活计,望着远处。一些两淮的兵士正在约束他们,将他们集合到一起。避免引起混乱,一切进行的井井有条。

李全停了片刻,面色古怪的站起来,和妻子望了一眼,走到墨如兰身边道:“启禀大人。好像有数百骑兵正在冲来,如果是敌人,为何我们的人不前往拦截,但若不是,为何有这么大的喧哗声,很是奇怪。”

杨妙真不知想到什么,突然问了一句:“莫不是火凤军团那支骑兵?”

李全呆了一下,下意识地想起。前些日子,火凤军团派出一支骑兵部队过来执行秘密任务,因为领头的是自己的老冤家张惠,加上又故做神秘,什么也不对他说,让他很是恼火。就没多理会。甚至还下令手下不要搭理他们,让他们折腾。

这些日子忙着抗洪,到将此事给忘了。

杨妙真见李全尴尬的样子,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转身对墨如兰说起她地猜测。

墨如兰不置可否,默然看着远方。

很快地面就传来轻微的抖动,没多久,人喊马嘶,刀剑相击的声音随风传来,让李全和杨妙真面色都是一变。

李全对杨妙真说了一声,带着几个亲随。策马向着大营奔去。与此同时,杨妙真也将墨如兰保护起来。并吩咐手下准备弓弩,随时准备策应。

一队骑兵出现在远方的视野中。大约二十多人,正在拼命策马,后面还跟随着上百骑兵,正在死命的追赶他们,一边追赶,还一边吆喝着什么,隐约听闻什么“……放箭”之声。

杨妙真看了墨如兰一眼,挥挥手,手下人排成一个阵列,将弓弩搭好,随时都可以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