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袁绍崛起(1 / 2)

熊霸三国 楚凉王 0 字 2023-05-20

 <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此时,整个洛阳地区与袁家有关的世家豪强都被剿灭,短一天的的军事行动,三万颗的人头落地,至此也到达了尾声。

这一次的军事行动之后,我也找到刘协,让他发布天子诏令,将袁绍袁术去其官籍并与袁家党羽在天下人心中彻底打上叛逆的烙印,不怕他造反,就怕他不反。

而洛阳发生的血腥事件虽然在我的严令下被封口,但是还是有一些消息传到了各州郡的世家豪强耳中,让这些平时在乡里横行惯了的大地主们不寒而栗,纷纷收敛起来,同时对洛阳朝廷保持着观望的态度。

不过让豪强们总算放心了,因为我让天子在随后昭告天下的诏书中说,这一次洛阳被剿灭的世家豪强都是参与刺杀当朝大将军的叛逆,大将军才发兵讨伐,至于发生的屠杀事件,朝廷曾试图阻止,只是这些世家豪强平时行为太过恶毒,致使民情汹涌,才酿成了身死族灭的惨祸,天子本人希望各地的士绅要引以为戒,同时也要体恤朝廷的难处,不要受到流言的蒙蔽。

世家见天子的诏书如此诚恳,与袁家无关的豪强们便安下了心,他们还是愿意忠于大汉的,至于那些跟袁家有关的门生故吏,很多都准备跑去投靠袁绍了,只有些看明白事理的,选择去洛阳跟天子澄清与袁家无关,不会与袁家为伍,倒是免去了过担惊受怕的日子。至于死去的洛阳世家豪强们只能怪他们自己站错了队,平时做的事情又太过人神共愤,一些我特意让黑社会收集来的世家罪行,被整整抄录了一车的竹简,可谓是罄竹难书,一些品行尚算得上端正的世家豪强也是对其极为不耻。

至于那一千名死士,死的就算了,没死的都被安排明天到菜市口午时斩首。

随着一颗颗的人头落地,那些死士没一个吭声的,都安静的等待大刀的降临,都是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啊,却都成了别人手中的杀人工具,不知道他们的死是否值得的,能否够含笑九泉之下。

太白楼,是楚雄大逆不道,挟持天子,乱杀无辜,袁绍应该举大旗,匡大义,清君侧。袁绍随即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广布告示,招贤纳才,准备清君侧,匡扶社稷。

而天下之士,基本上才不管你是不是坏人,只要有机会一展所长,又看袁绍说的大义凛然,只要辅佐袁绍以后,自然可以青云直上,扬名立万。

不得不说“四世三公”的名头着实好用,不到月余,藏身于冀州和幽州的猛人智士纷纷来投袁绍。这其中有昔日韩馥帐下的谋士荀谌,字友若,辛评,字仲治,转投袁绍。

说起荀谌此人,有些友们可能不太熟悉,但你只要想想他姓荀,出自豫州颍川,表字还叫友若,与荀的表字文若仅一字之差,应该不难想到此人的身份了?不错,他正是王佐之才荀的四兄,也是集谋略与治政为一身的大才!史记载荀谌投袁绍之后,因为被郭图、逢纪和许攸之流排挤,未得重用,官渡之战袁绍大败后便不知去向,并没有前去投靠在曹操阵营里混得如鱼得水地荀攸和荀。

话说三国时期一窝一窝出人才的家族,荀家绝对不输给司马氏、诸葛氏、曹氏、袁氏、孙氏。荀攸、荀、荀谌三叔侄的能力本事绝对不输给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三兄弟。要是再加上荀的祖父是荀淑,为朗陵令,是东汉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与“司马八达”不分上下。荀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这么算下来,荀家真不是一般的氏族,绝对堪比后世的曾国藩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