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古老的礼制(2 / 2)

秦歌一曲 老实人12 5269 字 2019-10-03

玄奇是知道大概的,忙拉着老人与宁珂闪过一边,给这大队让路。这其实并不是说路面不够走,而是玄奇不想生事,只想让这一行过去。

哪知道她自己小心,百里老人稳重,可宁珂却是一个管不住自己嘴的丫头,她本就个性开放,一见这车看出了墨家风采,自是和墨家有关系的,那哪还有个怕,竟然叫了起来:“喂,谁呀,让姑娘看看是墨家的哪位兄弟在车上!”

玄奇想要堵嘴,已经是来不及了。这车队已经很近了,心中只想着对方没有听见,好避过去。.可是对方怎么可能听不见,只见从车里伸出一支长物点了一下御手的背,那御手长长的吆喝一声:“停……哟喂……”然后就止住了马队。当前的神牛力士立时把一面大旗亮出道:“停……”他的声音更大,就见这一长的车队,只瞬间就停了下来!

一名孔武有力的原白牛兵现囚牛卫兵下了牛,拉开了黑色的葛幔。

玄奇轻叹,又要再见那个贱人了。果然,刘羲坐在大车里,这厮地地道道的左拥右抱。在他左臂弯里,是一个一身蓝衣的女子,她男装的打扮,脸上冰冷,便如别人欠了她十万金的钱一样,另一人却是个白衣的,只是脸上也不大好看,虽然美得另人心疼,却也是憔悴得很,怎么看都不似是高兴的样子。

刘羲微微一笑,呵呵道:“原来是玄奇小药农,怎么不采药了?你身边那位小后生是谁?不会也是个女孩吧!那咱们可要亲近亲近了!”

宁珂小口一张,在这个古代,出口如此下流的,也就是刘羲了,却是她怎么会见过!

玄奇道:“大人何必和小妹玩笑,你如今身份尊贵,这样说也不怕别人笑话!”她看了看刘羲的样子道:“大人这是要去哪里?”刘羲道:“当然是魏国,还能有什么地方?你们呢?”

玄奇道:“也是魏国,然后吗,不知道!”宁珂道:“那正好同行,你这车上还有位子么?”

刘羲笑道:“我还有两条腿可以让你们姐妹坐!”

宁珂连吃亏,对玄奇道:“这人到底是谁?怎么说话这么下流?”玄奇苦笑,道:“大人不要老开小妹的玩笑了,我看大车后面还有大车,既然是同去魏国,大人是不是也去安邑?如果大人去安邑,那就顺便让我们搭一下你后面的牛车,如何?”

刘羲笑道:“没问题是没问题,只是牛车吗?真的不在本大人的腿上来?”

玄奇哼了一声对宁珂道:“我们找辆好车!”百里老人诧异的看着刘羲,刘羲向他微微点首。..老人也回之以笑,然后下了自己的板车,几个把车与刘羲的车队栓好,然后上了一辆装草的大车。有这些干草,可是舒服多了。

上了车后,宁珂还是愤愤不平,道:“那人是什么人,你叫他大人!”玄奇叹道:“你这丫头,没吃过亏就当天下没有亏吃了么?你知道那是什么人?他是当今的东骑王,杀人无数,野蛮残暴,天下间无出其右者,你和他斗,只会吃亏,我不是多按你不让你乱说,你现在就惨啦,还是说你以为我能救你?”

“他就是东骑王?听说他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打败了义渠……那可是和老秦缠斗了几百年的强大部族……真的就毁在他的手上?”宁珂再傻也是知道这个厉害!

“此人真是不简单!”百里老人摇摇头,道:“我们一会还是与他分行,这人危险,恐非善类,玄奇,如你所言,这刘羲是一个善人么?”玄奇道:“他心大胸广,做事不择手段,是一个地道的暴君,却又不失圣君之相,让人难以捉摸,不能定性。.所以我墨家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在观察他!不能把它定为十恶不赦之徒!”

宁珂道:“他真的打败了义渠?我听说他只用了很少的力量就打败了他们……这难道是真的?”玄奇道:“你看了我的信了?”宁珂道:“也没有什么,不过是桑姐姐的一些废话罢了,但她说了,东骑王打败义渠之速度快,效率高,是从所未见的。”

百里老人道:“这么说来,此人一定是擅长兵家之学!”玄奇道:“可这兵家之学就是太过无情了!”中国古代战争是讲兵礼的,很难想象在古中国里会有这样的兵礼,中国人认为在战场上的老人是无罪的,是不当承受战争的,所以在打仗的时候是不当抓杀的。也就是不抓白头俘虏。并且,在追击敌人的时候当要有一份仁慈之心,不能赶尽杀绝,要在一定的时候,就止步,不要追了,让敌人逃命。还有半渡而不击,意思是说,打仗,要堂堂正正,不能人家还没有列好阵,我们就打过去。在古时候,当时的宋襄公决意称霸,便起用了这套兵礼,结果他给整完队的楚国军队打败了,然后,我们的历史开始谩骂这位可怜的善良人。在此,我们要说一下宋襄公是什么人,他是地地道道的大商后人,也就是说,当宋襄公看见周室不兴,觉得天意要兴商,他可以代替大商重新堀起了,可惜的是,他起用了古老商国的兵法!也就是这种兵礼!在整个周王室的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无数对商的谩骂,说商不仁,不行仁道,所以才会给周灭了!如果说商是不仁的,那商国所定下的这种兵礼算什么?我们可以知道,天下间还有这样的兵礼吗?如果是这样,那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大商文化了。

可怕的大商,恐怖的大商,他竟然是以这样的一种兵礼一种仁爱来打仗的,并且他还用这种兵礼打败了无数的对手,这是怎生的一种离谱!我们通过封神演义里更是可以知道,为什么北海要反,为什么犬戎要反,为什么东夷要反!答案很简单,就是如此,一个如此行仁善兵礼的国家,谁怕?当然是打了!

通过历史我们知道,商打东夷,打了两次,第一次他打胜了,东夷也降了,可为什么明明是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商也明明是胜了,可在短短的时间里,东夷又有力量造反了,答案现在就可以知道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商的那一套已经给宋襄公给证明了是不合实用的。古老的兵礼兵制的确是仁善,但那不是军事,孙武子定性,仁不掌兵,义不理财,带兵打仗,怎么可能行仁善,他甚至确定,在必要的时候,放纵兵士抢掠都是可以的。所以,在战国,兵家受到了列国的欢迎,却也同样遭到了各个学派的鄙视。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