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登泰山观日(2 / 2)

秦歌一曲 老实人12 5417 字 2019-10-03

现在的齐国是田午,他号为齐桓公,生于齐康公五年,田氏代齐以后的第三位齐国国君,因与“春秋五霸”之一的姜姓齐国的齐桓公小白相同,故史称“田齐桓公”或“齐桓公午”。在历史上,他的名号很少,儒学者因为这个人的大功和大过不好说他,所以语焉不详。一方面,他继续扩大稷下学宫,自诩天下学士如猪养,古今谁堪比也。但儒学士对他还是很满意的。不过话说回来,这小子因为种种原因,把他老子杀了,这才当的国君。史载里说他“弑其君及孺子喜而为公”,意思是说他杀了齐废公田剡而自立。.不要觉得这种事不对或是不好,在当时,田午的这种行为自然而然的遭到了他国的干预。燕、魏、鲁、卫、赵纷纷以此名目伐齐。

面对内忧外患,齐桓公田午奋力抗争。后来秦、魏攻韩,韩求救于齐之机袭击燕国,夺取了燕国的桑丘,逐渐改变了被动挨打的局面。齐桓公田午在位十八年,最显著的历史功绩是为了招揽天下贤才名士,集天下智慧应对天下诸侯,具有创见性地在齐都临淄稷门附近设立了中国第一所官办大学堂“稷下学宫”。齐桓公田午的名字与稷下学宫融为一体,足以万古流芳。此后,学者们再也闭口不提他从前的事了。用现代的话说,这些学者们认可了齐桓公的才能,原谅了他的过错,承认他是一个明君。

不过……就现在来说,国家并不是这位国君在管了,由于这位齐国公身体不好,所以这两年来,他的国家一直是由太子因齐管理的。太子因齐才学出众,把齐国管得很好,并且招引贤士立鼎革新。.他的这种作为让田午痛骂一顿,但可悲的事情发生了,由于他的病情,现在虽然国家名义上是他的,却并不由他做主。太子一言以决。于是,在父亲还没有死的时候,太子大肆的改革。当年孙膑受难时,就是太子出力把人救回来,怕得罪了魏国,故不敢用,当然也有不想再和他老子田午闹的原因,于是便委曲在大将军田忌的门下,美其名曰是田忌的门客。同时,为了表明自己的无辜,太子因齐还不停的招请名医。

虽然到了齐国的领土,可是要到临淄,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

从一个国家的国都所在,往往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治国精神。

你看秦国,在早前,秦国的国都是雍城,那主要是因为在早前,秦国的对手并不是中原大国,而是西部的戎狄,老秦人就近立国建都,一直到了秦穆公的时代,彻底把戎族打服了。随后,秦国的对手变成了魏国,秦献公就把国都一下子迁到了栎阳,由此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进攻精神,这正是当时老秦人的风骨。.再说赵国,魏国,韩国,此三国韩国就不提了,那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国家小,没地方呆。而魏国在初期是建立在安邑,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当时魏国的进取精神,所以才会有魏人打下了整个河西的现实。邯郸的建立也可以证明赵国几代君主不忘中原争霸的决心。

而如楚国,齐国,还的燕国,这些国家的国都都建立的离国境非常远。

我们都知道,燕国守旧,春秋几百年了,没有尺寸之功。再有楚国,一向偏安,早期的进取精神已经在楚国强大之后荡然无存了。齐国,更是在最后不战而降的!国都竟然建的那么远。这向简直是莫名其妙!在北信君看来,这的确是安全了不少,但光这样就可以守卫住了自己的国土吗?虽是一个大国,但它偏安的本质却是难以变除的。住得离边境那么远,国中的君臣怎么会有一种时刻存在的危机感呢。不过北信君的腹诽不是别的,而是他觉得这会让他多走不必要的路。

在一连的苦行之后,北信君到达了泰山。.泰山在古代中国有着神圣的地位。祖龙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第一个来这里封禅的。什么叫封禅?就是向上天表明自己的功劳,证明自己,意思是看吧,老天爷,我把大地山河治理的多好,你要怎么样怎么样的保佑我和肯定我。那为什么是泰山呢?古人认为那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别的地方那上天听不到你说话。

泰山又称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等。名称之多,实为全国名山之冠。泰山之称最早见于《诗经》,“泰”意为极大、通畅、安宁。《五经通义》云:“宗,长也,言为群岳之长”。泰山雄峙于山东中部,泰安城北,人称“五岳之首”。东岳泰山古称“岱山”、“岱宗”,春秋时改称“泰山”。

北信君听说,要游泰山,必要看四个美景,这是泰山真正的精髓。那就是——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泰山日出是泰山最壮观的奇景之一,泰山云雾可谓呼风唤雨,变换无穷,当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又适逢阴雨刚过,天高气爽,仰望西天,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晚霞夕照与黄河金带的神奇景色,与季节和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应该说 秋季最好,因为这时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其次是大雨之后,残云萦绕,天晴气朗,尘埃绝少,山清水秀。你尽可放目四野,饱览“江山如此多娇”的秀容美貌。现在时间紧,北信君不想玩物而丧志,他决定只做一件事,看日出。

但在古时候,没有汽车坐,想要爬上这大山非是易事。北信君把营地丢下,一个人带两个随从上了山,他们一连行了三天这才真正的上了后石坞,步后石坞索道达与岱顶,经过了一个漫长的黑夜,北信君终于看到了古代的泰山日出。

天色慢慢亮了起来,几乎跟视线平齐的帷幔似的云彩淡淡地镶上了一道美丽的金边。云海也渐渐地层次分明起来,甚至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距离较近的云彩开始不安分地翻滚和流动。而稍远的地方,云海还是与大山融为一体地默默地耸立着。很快,这种的翻滚和流动就由近及远地影响到了那些山峰一样的云海,它们先是慢慢变矮,慢慢变得起伏不再柔和,终于在一段时间之后被慢慢拉平。

这个时候的云海更加象如水月色下的平静的大海,只是没有波涛翻滚所产生的哗哗的波浪声。天色越来越亮,,云海逐渐变得洁白,和它们投下的阴影形成越来越强烈的对比。天边帷幔的金边也越来越颜色生动,慢慢就变成了金黄色。山岚仍然寂静无声地吹拂着,不过这次却已经带来了氤氲的雾气,黑烟一样从头顶越过,然后慢慢地遮住云海,启明星也为之黯淡。黑雾并没有散去,山岚甚至从四面聚起了更多的雾气,速度极快的从北信君的头顶和脚下,四面八方地来遮住北信君身处的这个观日点。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六九中文地址:www.69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