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穷极思奔(2 / 2)

秦歌一曲 老实人12 5573 字 2019-10-03

这话如果是在后世说,那是心怀有二,但是在战国说来,却是理所当然的。本国不容,而就往他国,这是人之常情,并没有什么的。再说了,就算是卓氏得到了郭氏的一切,可是郭氏的东西是那么好拿的吗?古代冶铁,不是比谁家的矿藏,而是比熟手的技工。

卓氏的技工不是没有,郭氏也不少,两家都有技工,这玩意一定要是自己身边的亲近人才可以,不然,万一技工走失万泄,那岂不是麻烦多多?这就是古代冶金工业商人对技术的垄断。所以郭氏的走,就是技工的走,而就算是技工也不是得全的,真正的技术还是在郭亘的手里。所以,卓氏就算是拿到了郭亘手里的工坊,一时半会的也是开不了厂,就算是他有心做大,但古时的那种家族氏的商业,也是落后的,是不可能做到那么大的,特别是卓氏这样的老牌家族。这也是一个让人讽刺的地方,生意小了有钱赚,但是如果大了,反而会赔钱。

赵种立时道:“郭先生不要说气话,我大赵有劳郭先生的地方还多呢,只是这个盐价……”

郭亘是一个商人,商人的特性就是在尽可能的地方死要钱,郭亘明白赵种是想要让他降价,他立时苦笑道:“请君侯明鉴,我进的盐,算上其余所有的费用,只加了十分之一的利,这能算是厚利吗?这十分之一,还要上缴到国府近半,我郭氏纳的税金,君侯还不知道吗?”

赵种立时哑巴了,的确,郭亘在生意的份额上比卓氏要小很多,但交出的利税却是差别不大,也就是说,要么,郭氏交多了,要么,卓氏交少了。赵种可以说郭亘交多了,但他绝对不可以说卓氏交少了,如果他那样说,传到外面去,谁都会在心底里瞧不起他。这种事是非常让人诟病的。卓毅叫道:“查帐,我不信你们的盐利只有这些许的赚头!”这也是当然的,郭亘进的盐多,如果说真的要费这么大的本金,这岂是商人所为的?本金多而利钱少,谁会一直这样做傻事?可惜,郭亘也不惧他,当下就搬来了自己的帐本!和卓氏那些羊皮本子的帐薄不同,郭亘的帐本是一本本东骑纸的帐本。卓毅小丑似的叫了起来:“还说没有和北秦私通,此纸天下间只有北秦才有,你这还不是从北秦闹出来的好处?”

郭亘淡淡一笑,道:“昔日我与令族前族长卓叔一起参加北秦的第一次求商令,当时我虚心相交,没法子呀,我郭氏的生意没有你们卓氏的大,不多想办法弄点生意做,哪有钱交国府的税金,只是你们老卓家看不上北秦小小戎族,瞧不上人家罢了,失了生意,复又失命,徒呼奈何?北秦人看我做生意的态度好,就愿意和我合作,可我合作无外乎两个字,赚钱!这帐本么,也是我花钱才买的。只是你卓毅想买也买不到!” 卓毅道:“查帐!”

郭亘冷笑。生意人,谁不会做两本帐,一本明帐,给人查的,一本暗帐,那是真正的收支。想要查郭亘的帐,岂有这般的容易?一番帐查下,郭亘大摆委屈。卓毅见势不好,忙对赵种道:“北秦狼子野心,国微而势大,兵锋所指,无有不败,现在我们大赵正与中山国血战,西部空虚,北秦必会有所动,郭氏负责北秦西部的兵器供应,请君侯三思。”郭亘哈哈大笑,道:“世人谁不知道,北秦开国在即,此刻正当小心为上,又怎么会干惹大祸?我大赵也是当世强国,北秦不敢和那穷弱的秦国开战,难道就敢和我大赵开战了?就算是开战,我一商人,供应的是我们本国的武器,又不是北秦的武器,私通从何说?从北秦弄点盐来卖,就可以说是我们通北秦吗?这简直岂有此理!明眼人也可以知道,是北秦国的势大,还是我大赵的势大,卓先生也太会做如是想了吧!”赵种重重的叹了口气。

卓毅道:“君侯……三思啊……”赵种正要开口,却是见到丞相来了。太戊午是来要请发催粮的。赵种却是拉着太戊午说道:“丞相怎么来了?” 太戊午叹道:“中山夺城失败,三千子弟兵战死,太子殿下要求再发后粮!”夺城,是要攻中山人修筑的中山长城,太子急于求成,于是向士兵许下诺言,让士兵饱食三天,结果反而吃掉了十天的口粮,如果不发粮,前线十几万的军队就会饿肚子!赵种听了大怒,对郭亘和卓毅道:“些许事而已,下去吧!”

于是,这件事就给这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不管怎么说,郭亘对这件事心里有刺,一怒之下,就真的起了投北秦的意思。这也是他商人的独特眼光。从表面上看,大赵的确是大,是当时的几大强国之一,国家有着十多万的常备军,这怎么可能算是一个弱国呢?加上赵人血勇,战斗力的确也是不凡,虽然在正面和魏人打是不是个,但在赵人的眼里,这是武器甲具不足的原因,并不是赵人的战力有问题。他们尚武的这种韧性十分的厉害,魏人到底还是奈何不了赵人,可是赵国的一些缺点却也是落在了郭亘的眼里。

赵国有三大恶弊。其一,重武轻文,国家里面武夫比比皆是,而没有太多的农夫,臣子中也没有什么治政的能臣,田地不见增多;其二,国内的世族老臣重重累累,他们占了赵国不多的良田太多,却很少纳赋税,也是赵国的毛病,当然,这个毛病在天下战国里,除了北秦,谁没有?最大的就是其三了,赵国已经到了这种彰显暮气的时候,可却并不思变法,赵种除了抱怨国家没有粮食之外,别的也不管,一切就这么拖着。倒不是说赵国不能拖,但如此下去,赵国会落后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事实。现在的天下,楚国太大,偏安于南,又有汉水屏障,谁能奈何它?齐国远离秦、北秦这样的虎狼国,本身也有渔盐之利,其国更是有着足够的商业活动,在这样的条件下,虽然受到了一些攻击,可是并不致命,一旦齐国的国君愿意振作,立时就会成为一个大国!燕国老弱国了,不去想它,还有魏国,这个最先变法的国家!根本就不是赵国能够对抗的。算来算去,继续留在赵国,得出来的结果竟然是……没钱途!没有钱途,那怎么办?自然要找新的地方了。可是天下间能够重商的,还有谁呢?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www.69zw.com-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