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八章:求救于楚(2 / 2)

秦歌一曲 老实人12 5757 字 2019-10-03

楚王一气,再找齐国要粮,齐国也叫了起来,搞什么玩意,明明说好一起灭秦,你们不出兵,反过来叫我们还粮,我们为了出兵,调集了多少兵力,准备了多少的物资,我们下发了多少的兵器,这都不要钱的吗?还好意思要粮,先赔我们的精神损失费和物资损耗再说!

于是,楚王明白,自己付出的一切,得到的,是个空!这个时候,楚国是很想报复一下魏国的。一切就是魏国,你魏国收下了我们楚国的城,却是反而出兵打赵国,只想着自己吃肉,却是无视于别人,更是小瞧我们楚国,戏弄我们楚国,这个仇是一定要报的!不过……

楚王是有心出兵的,但他的大臣们花样可多了。楚国有四大世族,屈、景、昭、项。

当年,吴起之死,和王尸粘在一起,太医们愁眉苦脸地折腾了三天,竟还是无法分开楚悼王与吴起的尸体,若要分开,便得零刀碎割。太子芈臧觉得这是楚国的奇耻大辱。三月之后,太子即位称王,这便是楚肃王。一即位楚肃王便秘密筹划,将吴起训练的八万精锐新军调回郢都,一举捕获参与叛乱的七十三家贵族大臣的家族两千余口,以“毁灭王尸,叛逆作乱”的罪名,将两千余口贵族一次全部斩首。那是楚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屠杀。

可就是变动大到了这种地步,而屈、景、昭、项却嵬然不动,稳如泰山!这是为了什么?

因为军权,楚国的军权,就是在这些世家大族的手里面。不要小看这四大家,仅仅一个项氏,就可以在未来掀起惊天巨浪。此四家轮着在楚国执政,他们手掌大军,如万波浮舟,纵浪大如山,我自潮尖不动!现在楚国可以当家的,就是执圭景授代理主政。而景授却是一点也不想动的,于是他就授意自己的门下,也就是楚国的将军景舍来出面说话。

景舍带着的是楚国的军队,楚王要打仗,谁来带兵?自然是景舍,所以别的人说话他可以不听,但是景舍的话,那是要听从的。景舍也没有拒绝,而是从战争的角度劝说的。景舍说赵国虽然给北秦打败了,但烂船还有三斤钉,赵人一向的勇于战斗,而魏国,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打仗了,在打仗之前,也是给秦国人一顿揍的。如果不是秦献公死了,不定得怎么样呢,这样的赵国哪里是可以一下子攻下来的呢?何况边上还有齐国和赵国后面的北秦看着在。楚国要找便宜,当然不是不可以,但不能立马就发兵过去,万一魏王恼羞成怒,把兵力一收,回头和我们对掐起来,赵国会帮助我们吗?只怕不会,我们出了力,却不会得到任何的好处!说到好处,楚王自然是要的,他也是想要找回面子,他要向世人证明,我不是傻子!

虽然,之前我犯了傻,但是我把场子找回来了,我就不是傻子了!于是他问景舍,我们要怎么办?景舍说答应赵人,我们答应他们出兵,但是我们要时间,我们要调集军队,要进行休整,还要出兵,还要调集粮食。这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此之前,赵国自求多福吧。我们可以许一个日子,骗赵人死守,当他们打得个两败俱伤的时候,嘿嘿嘿嘿哈哈哈哈……

楚国上下发出了周星星的笑声。只是得意必然忘形,既然楚王傻b,那他就是一个傻b。

不得不说,在外交的时候,政治家一定要会演戏。你不说要具有奥斯卡的最佳男主角的演技,至少也要有金鸡百花的实力。可惜楚王的演技只是一个跑龙套的水准,吴孟达说的好,跑龙套的也是一个角色,可惜楚王连这都演不好。赵国使者麛皮一下子就认出了楚国的心思。

麛皮回到赵国后,就把楚国的一切说给赵侯听,他指出,想要楚国军队及时的出现,帮助赵国,是绝对不可能的。当下,我们要退兵,要向魏国称臣,要求和,要……只是这一点……赵侯拒绝了。赵侯就是如此,他的性情太过于刚烈了。向魏国低头,并没有什么,但是赵侯受不了向魏国称臣,在魏国的大军面前称臣,这和投降有什么区别?魏人肯定会提出一步步无礼的要求。战国时代,可不是后世的儒学的天朝大国,你投降了,人家就不打你,就册封你,还给你公主财帛。西夏连年出兵攻打宋国,又连年向宋称臣,又连年的去向宋拿赏赐!

可这是战国,你示弱了,就要付出代价!你投降,可投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个代价之大,简直到了离谱的地步,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巨大!赵侯不能示弱!特别是在……

本书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只要输入-www.69zw.com-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