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2 / 2)

苏志东下了车,立刻被众人认出并引起小范围的骚动,而机灵的人则立刻进入华人会馆去通知华人联合会会长--吴成宝爷爷了。

“新年快乐!”苏志东和爷爷刚进会馆,吴成宝就和一帮人出来迎接,向爷爷他们抱拳道:“苏老弟,恭喜发财!”

“吴大哥,你怎么还出来了,真是羞煞小弟了!”爷爷赶紧回礼道:“今天晚上我就住在吴大哥家了,咱哥俩得好好唠叨唠叨!”

“吴伯伯新年快乐!恭喜发财!”苏志东也立刻向吴成宝行了晚辈礼问侯道。

“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加州领事馆领事―田瑜先生!”吴成宝把身旁一位穿着黑色西装,英气十足的中年人介绍给苏志东他们。“以后回国探亲,办理证件就找田先生就可以了。”

“吴先生您好!很高兴认识您!”田瑜再和爷爷握手的同时,也顺势扫描了苏志东一眼。“这位就是华人新贵―苏志东啊,果然一副沉稳老练的样子!”田瑜心里赞叹道。

其实苏明觉得爸爸并没有多少变化,不过因为爸爸也常和一些上层人物打交道,而且还处于公司上层职位,所以气度看起来沉稳很多。不过当人有钱的时候,就是他穿地摊货在外人看来也是名师设计的衣服。

“苏老弟,这边请!”春节聚会结束的时候,吴爷爷把爷爷和爸爸引到一间幽静的会议室,“田瑜先生找你们有事!”吴成宝看看四处无人低声说,“可能是那边派人过来的!”

看看吴爷爷指的西边的方向,苏志东父子心领意会地点点头。

----------

“爸,你们这次和加州领事见面怎么样啊?”第二天早饭的时候,苏明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和爸爸聊起了昨天的情况。

昨天晚上爷爷留宿在吴成宝爷爷家,而苏志东则连夜赶回家。等爷爷在那边住一段时间后,爸爸再派人去接爷爷。

“田瑜领事代表中国政府向我们提出了邀请,爷爷答应今年6月份带队去中国探亲,但是我以公司繁忙为借口推辞了。不过我答应田瑜先生为中国政府提供1000万美元3年无息贷款。”苏志东在去洛杉矶之前,苏明父子就商量好了各种对策。

因为中国作为未来世界的第三大市场,并且为世界第一工业制造基地,不论从战略和成本上考虑苏氏家族都不应该拒绝中国政府善意的邀请。而且中国作为华人的母国,她的强大与否,也关系着海外华人的在美国地位的高低。但是美国政府还没有确定好对华政策以前,苏氏家族作为华人首富,尤其还掌握着高科技企业的情况下,此时不能随意踏足中国。

为了表达苏氏家族的善意,他们向中国政府提供1000万美元无偿的贷款。在80年,1000万美元对中国可是非常一大笔外汇收入!此时中国银行几乎没有一分外汇,8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为-13亿美元,也就是说欠外国13亿美元的债,因为中国长期处于贸易逆差。

20世纪整个80年代,作为中国“改革”与“开放”的头十年,它却仍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框架的约束之内。当然,在这一阶段,中国也正处在对外开放的“试验”阶段。当时,中国人还不太了解世界,世界也不太了解中国。1978--1989年的12年间,仅有1982年和1983年这两年存在少量贸易顺差,其他10个年份均为贸易赤字。但无论是顺差抑或是赤字,从规模上看均很小,只有1985年和1988年这两个年份的贸易赤字突破了100亿美元。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各年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也只有区区几百亿美元。可以说,这个时代的中国在美国政府眼中可以牵制苏联外,基本上没有任何作用!

但总体来讲,当时的中国不仅经济贫穷,资金短缺,尤其是外汇资金短缺,而且国内物资供给奇缺,通货膨胀压力巨大,因此,当时的外贸出口能力较弱,外资流入也相对较少。8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最艰难的时期。

并且先让爷爷带领一帮老伙计以探亲为借口对中国进行访问有多种好处,一是:这些老人对故土感情比较深刻,很容易为中国说好话;二是:尽管在美国,中国的家长制度现在还是被保留下来,所以父亲的指示,作为小辈的人一般都会去做,以后为投资中国做准备;三是:首批访华人物并不是什么重要知名人士,可以降低美国政府的戒心。然后我们在美国舆论上造势,宣传“中美友好”,最好能够取得美国总统的颁奖或者鼓励什么的,这样就有借口组织华人对中国进行投资了。<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