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资本话语权(求下收藏推荐)(2 / 2)

“哦?”大家有些一愣,听着彼得的下文。

苏明也知道一些这三家公司的状况:其中股神巴菲特就是穆迪的股东,他一直持有穆迪20左右的股份,是这家评级公司最大股东。不过股神却从不信赖评级机构,其实很多著名投资专家都不相信这些公司的言论。

“赚钱倒是其中一方面,而是我们要利用它影响其他投资人。”彼得林奇眼睛里冒出了一丝精光,好像在提示着什么的。

看到大家还有些发愣,他继续解释道,“scup投资公司虽然是私人企业,但是它的名声早已经在华尔街传开了,很多投资人都在留意我们公司的动作……如果他们跟风操作的话……”

确实,“scup”投资公司主要是投资企业为主,而且更希望投资的企业能够健康持续的发展。但是如果投机者跟风操作的话,容易哄抬企业股价,不利于公司发展。

当然,如果苏明的投资公司向索罗斯的投资公司一样的话,倒是没有这方面的顾虑。虽然索罗斯投资之前会事先保密,但是当操作开始的时候,就会向其他投机人放出信号,然后哄抬投资目标,造成短期获得巨额利润。

彼得林奇喝了一口茶水,扫视了大家一下,继续说道,“以我们公司的投资理念,是通过对企业长期投资获得利润,那么我们必须在信誉领域

有自己的话语权。”

美国拥有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获得美国“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资质即被公认为国际性的评级机构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建立了“全国公认统计评级组织”,并制定了“全国公认统计评级组织”加盟标准。标普、穆迪和惠誉获得认可,成为该组织的第一批会员。自那时起,只有这三家机构在受保护的市场中蓬勃发展,后来侥幸加入该组织的评估机构大都被上述三家分别吸纳吞并,还有很多信用评级机构向证交委提出过加入申请,但纯属徒劳。因此,这三大评级机构在美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都处于垄断地位。

而且这三大评级机构长期以来坚持以美国的价值观来审视其他国家文化与市场环境有关,以至于他们对其他国家进行评级时总是“另眼相看”。这种方式好不好可以事先放在一边,但是它们能被世界认可,就说明它们的地位。而且苏明他们掌握了这评级公司的话语权,那么苏明自然而然的就会成为得利者。

不过这些评级公司确实对金融美国问题经常视而不见。1995年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当时美国银行的金融衍生品不良投资高达23万亿美元,但三大公司都不曾降低美国银行的信誉等级。2008年美国金融市场遭遇连续的冲击,国际资本一度纷纷逃离美国,三大公司同样不曾也不打算降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

不过美国的信用评级机构却将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信用评级下调,引发欧元危机,以保住美元的地位。事实上,美国的债务同样巨大,但是它们却不给美国的信用降级,对别人的道德评价已经成为美国控制别人的武器。

所以苏明并不抵触这些事情,让这些机构为自己服务,何乐而不为呢?

“彼得,你觉得购入哪一家评级公司的股份合适?”苏明想到此处,积极得问道。

“现在来看,购入标普公司的股票比较合适。”彼得林奇稍微思考了一下解释道。

标准普尔成立于1860年,那是,欧洲的投资者对于自己在美国新发展的基础设施投资的资产需要更多的了解。这时,标准普尔的始创人普尔顺应需求开始提供金融信息。现在,标准普尔为投资者提供信用评级、独立分析研究、投资咨询等服务,其中包括反映全球股市表现的标准普尔全球1200指数和为美国投资组合指数的基准的标准普尔500指数等一系列指数。

虽然资本市场瞬息万变,很多事情确实难以说得准。不过普通投资者认为这些赫赫有名的国际评级机构,手中掌握着他们根本得不到各种资讯和看不懂的专业知识,所以投资者们很追捧评级机构的言论。

“好的!这件事情就由你和约瑟夫去做吧!”苏明肯定的说道。“以后资本市场也有我的话语权了。”苏明在心里乐道。<div id="center_tip"><b>最新网址:www.</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