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 红胡子反击战(2 / 2)

天兵在1917 马口铁 0 字 2021-11-05

只不过,此时的红军总参谋部很是混乱,图哈切夫斯基的下台造成了一系列混乱,一部分军官无心工作忙着为前途奔波,而另一部分军官则能力不足,不足以将独当一面。</p>

更关键的是,之前总参谋部工作的重点是明斯克反击作战。一切都是以这项行动为中心在运转。而乌博列维奇上台之后,虽然立刻就叫停了这项计划,但不可避免的是,这项计划已经牵扯了总参谋部太多的精力,让他们没有察觉敌人的异动。</p>

而且对于德军是不是进行新的大规模攻势作战,军委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按照总参情报部门的估计,从1941年12月到1942年8月,德军遭受了严重损失,大量的装甲部队被歼灭,而以德国国内的坦克产量来看,在1943年以前不太可能拥有再次进攻的能力。</p>

这份报告和战场上的态势是完全相反的,那么究竟该听谁的呢?这让军委委员们有些犯难,眼看红军这边就要贻误战机,在关键时刻,一个人改变了战斗的走势,将红军从悬崖上拉了回来。</p>

这个人名叫威廉.奥古斯特.费舍尔,可能很多同志对这个名字非常陌生,因为这个名字真心是毫无知名度可言。但是提起此公的另外一个名字,知名度可能大很多了,那就是鲁道夫.阿贝尔!大名鼎鼎的苏联谍王!</p>

简单的介绍一下阿贝尔的生平。此公出生于英国纽卡斯尔。是不是很惊奇?一个为苏联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堪比007的超级特工竟然不是土生土长的俄国人。呃,其实更惊奇的还在后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阿贝尔先生都不是俄国人或者说斯拉夫人。</p>

他的父亲和母亲(亨利希.费舍尔和柳波芙.费舍尔)都是俄籍日耳曼人。其父亨利希是老布尔什维克,沙皇时期,亨利希曾经跟列宁一起在圣彼得堡求学并一起从事革命活动,1896年因为反对沙皇政权被捕,被流放。然后在1901年逃往英国。</p>

老费希尔可以说是铁杆的布尔什维克,哪怕是在流亡英国期间。也想尽办法给国内的同志支持。比如通过秘密渠道将武器送回国内。</p>

不得不说。老费舍尔的革命活动给了年幼的阿贝尔相当大的影响,从小时候开始,阿贝尔的家庭里就活跃着许许多多说着英语、俄语、德语、法语、波兰语的革命者,同这些革命英雄的交流让阿贝尔也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当然,最关键的是,这些叔叔、伯伯和阿姨们给了阿贝尔一项最可宝贵的财富——语言能力。</p>

儿时的阿贝尔很快就从这些前辈那里学到了最地道的各国语言,这个小天才成年以后能熟练而且毫无口音的讲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波兰语,用一个成语形容那就是惟妙惟肖。而且阿贝尔在音乐和绘画上还有天分。尤其是摄影水平是相当的不错。而这些将是他日后特工生涯中最宝贵的武器。</p>

1921年,苏联革命已经胜利无误之后,阿贝尔随着父母返回了莫斯科,最开始在共产国际担任翻译工作,后来加入了克格勃,再后来因为他的日耳曼血统,被选为打入盖世太保的人选。</p>

历史上的阿贝尔成功的打入盖世太保内部,发挥了重大作用。而在这个历史时空中,因为某仙人的加入,阿贝尔的分量就变得更加重要了。1942年。他成为了希姆莱的副官,能够接触到第三帝国的核心政治和军事机密。</p>

在希特勒决心发动新一轮攻势之后。作为希姆莱的副官,阿贝尔很快就获知了这一重要的情报。只不过让阿贝尔郁闷的是,希特勒为了尽最大可能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对获知新攻势计划的所有人员实行高度隔离政策,哪怕是希姆莱也暂时只能窝在狼穴陪同元首一起等待战斗打响。自然的,阿贝尔也一样走不开。</p>

好在战斗打响之后,相关的保密政策就中止了,重新获得自由的阿贝尔立刻找到了自己的联络人,将希特勒命名为“红胡子”的全盘作战计划反馈回莫斯科。</p>

所以当李晓峰拿着全套“红胡子”的相关计划走进军委的会议室时,希特勒寄予厚望的这次进攻作战的结局也就注定了。</p>

“简直是疯了!”这是乌博列维奇看完“红胡子”计划后发出的感叹。</p>

也不怪乌博列维奇惊讶,因为元首这个计划确实是脑洞大开。为了凑够足够的装甲部队,希特勒将其他各条战线上的装甲部队几乎是抽调一空,将大部分的坦克全部集中在了戈梅利方向。这样的行为完全是违背军事常识的,当然,在未来希特勒会不止一次的使用这种脑洞大开的战术,比如阿登反击战、比如匈牙利的南风行动,都是拆东墙补西墙的典范。</p>

“难怪总参情报局会做出错误的估计,”叶戈罗夫也开口了,不过他却是为总参情报局说好话,“如果按照正常的战略战术,德军确实不具备反击的能力!”</p>

叶戈罗夫为什么要帮总参情报局说好话呢?原因很简单,总参谋部因为图哈切夫斯基下台已经被折腾惨了,这一段时间可以说是人人自危。此时因为“红胡子”总参情报局又犯了大错,如果在申饬或者处罚他们,总参谋部恐怕真的药丸。所以哪怕是总参情报局犯了错误,差一点误导了军委,叶戈罗夫也必须为他们说好话,无他,实在是不能再折腾了。</p>

李晓峰也知道这个道理,实际上他并没有申饬总参情报局的意思,因为他们的错误是可以理解的,之前因为图哈切夫斯基的干扰他们的绝大部分注意力都在明斯克方向,会遗漏戈梅利的情报也是正常。</p>

所以李晓峰也顺水推舟地说道:“现在的关键问题不是追究责任人,而是如何应付德军的‘红胡子’计划。从现有的情报看,敌人已经完成了战斗准备,已经投入了进攻。而与之相反,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并没有做好战斗准备,而且为了筹备明斯克反击作战,该方面军调动频繁,部队缺乏休整而且没有可靠的防线抵御敌人的攻击。”</p>

在座的都是明白人,罗科索夫斯基那里的情况确实不妙,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兵力少,之前的战斗消耗大,仅仅以该方面军的能力恐怕是不足以抵挡德军的。增援罗科索夫斯基就是必然的选择。</p>

“将第37、38,以及第5、26集团军调往布良斯克方向,另外命令乌克兰第二方面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抽调部分兵力向戈梅利靠拢,坚决不能让敌人在我们战线中央开一个口子!”乌博列维奇斩钉截铁地说道,“我们不光要粉碎敌人的进攻图谋,还要再打一个歼灭战,争取再次歼灭敌人的大股有生力量,最好是将敌人新组建的装甲部队一锅给烩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