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上房梁(2 / 2)

“我兄弟从小干不了活,那就得找个有力气的媳妇,帮忙赚工分。”</p>

“这事,我爹娘也都赞同。”</p>

奶奶听后,也没多说什么:“你考虑的也对,这事情八成要成了。”</p>

母亲喜道:“我看也是,女方没啥意见,就是要求自行车、缝纫机。”</p>

自行车,缝纫机……这要的也不少了,加起来二百多块钱呢。</p>

奶奶没有再问下去——再说下去,纪元海母亲估计得开口借钱,那还不如不说。</p>

大约是娘家还有积蓄,又或者能筹到足够的钱,母亲这一次倒是没再开口。</p>

又是一夜过去,陆荷苓早晨起来,嗔怪地推了一把纪元海。</p>

原因很简单,昨晚纪元海火气大了点,一时纵情,又过量了。</p>

陆荷苓到早上都没歇过来。</p>

今天农历初五,明天初六才是上房梁的日子。</p>

所以今天纪元海倒是不用去盖房子,也跟着生产队一起出工。</p>

刚集合在一起,纪家同姓的族人就有不少跟纪元海询问盖房子的事情。</p>

有的称赞纪元海盖砖房,有的惊讶羡慕,还有的关心房子盖的怎么样了。</p>

“二爷,砖墙好了,就等上房梁了……”</p>

“嗯,三叔,房子盖的差不多……”</p>

纪元海跟众人招呼着。</p>

跟刘香兰遇上,彼此招呼一声,也没多说话。</p>

又是工作一天,傍晚时候经过队部,七大爷笑着把一封信递给纪元海:“元海,你的信!”</p>

纪元海拆开一看,原来是王老先生回信了,称赞他有兰花的君子之风,品行高洁,又说静候他去县城指点种植花草。</p>

纪元海看过之后,递给陆荷苓。</p>

陆荷苓笑道:“这位老先生还真是种花成痴。”</p>

“这也是你的机会。”</p>

纪元海点点头:“是啊,这是个机会……”</p>

“荷苓,等盖好了房子我们搬出去,上县城赚钱也好,备考学习也好,我们都不用像是现在这样了。”</p>

陆荷苓也眼中带着期望,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p>

当天晚上,纪元海特意抓了几十斤鱼,给刘香兰留了一条,七大爷送了一条,其余的全部留在家里备用。</p>

初六,上房梁。</p>

爷爷发话,全家今天不出工,帮纪元海上房梁。</p>

连带着纪元海二叔、三叔家都一样,来帮忙上房梁。</p>

陈良先对着房梁敲敲打打,把里面的弯弯绕绕告诉纪元海。</p>

有则是忌讳,有的则是上房梁的记号。</p>

还给了纪元海毛笔,让纪元海在房梁上写建房日期和自己名字以及陈良先的名字;到时候若是房子出了什么事,算是陈良先有责任。</p>

最后,贴在房梁上一张红纸,上面是:“吉星高照”</p>

到中午,太阳正烈。</p>

梯子、绳索、准备妥当,纪元海和一个陈楼干活的师傅骑在墙头,等待接应房梁。</p>

对面的墙头上,是纪元海的父亲和三叔。</p>

陈良先站在梯子旁指挥,另一个干活师傅,纪元海爷爷、纪元山,纪元海二叔,还有几个临时叫来的壮劳力,抓住绳索。</p>

“大吉大利,上喽!”</p>

陈良先呐喊一声,下面众人发力,将贴着“吉星高照”红纸的房梁拉起来。</p>

房梁缓缓升起。</p>